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10月27日,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松江林场召开。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林业总站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12位专家学者与会。上海市林业局副局长顾晓君、科信处处长杨文悦,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方亚鹏,上海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副站长潘士华及市林业总站、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杨文悦主持。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因疫情防控未能到现场的专家通过视频会议参会。方亚鹏致欢迎辞表示,学术委员会将在生态站基础设施建设、内涵和影响力建设、人才培养等事项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向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
在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上,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担任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城市森林研究分中心王成研究员担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达良俊教授、南京林业大学胡海波教授任副主任;上海市林业局顾晓君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徐程扬教授、清华大学杨军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浙江省林科院朱锦茹研究员、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屈计宁二级巡视员、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王晓峰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周培教授、上海市林业总站杨储丰高级农艺师、上海交通大学刘春江教授等10位专家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尹伟伦院士在线致辞,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政府愈加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探明森林、绿地、湿地发挥的生态作用,提升森林、绿地、湿地的生态价值,生态站的系统观测不可或缺。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在服务城市林业发展方面开启了先锋,其长期定位观测在提升上海城市森林生态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的观测研究将为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产出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全国大、特大、超大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地区又是大中小城市的密集区域,上海城市生态站的观测研究工作对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建设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成绩显著,希望继续发挥在全国城市站中的领军作用,依靠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长三角地区的大小城市建立起紧密联系,开展区域联合研究,带动各大城市生态站的发展,推动全国城市生态站网络建设。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国家站站长刘春江作了“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规划”主题汇报,回顾了生态站近1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生态站建设的经验,并对下一个十年规划进行了汇报。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高度肯定了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国家站在定位观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同时也积极为生态站的发展出谋划策。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成研究员指出,上海城市生态站是国家林草局的优秀台站,是全国城市站里的“旗舰站”,在全国城市站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带的龙头先锋,上海城市生态站建设不仅要满足日常观测需要,也要为国家提出的如何合理规划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未来生态空间等问题建言献策。王成研究员对上海城市站给予厚望,他提出上海城市站的发展应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健全生态站的基础数据库;二是深入挖掘数据成果,争取更多技术落地,服务林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三是加强长三角地区生态站的合作与协同创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回答长三角地区大尺度生态空间格局的规划与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
顾晓君作总结讲话,他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对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生态站的观测研究成果予以肯定。上海市林业总站与上海交通大学十年精诚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一段美好的姻缘”化成了生态站建设的佳话,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对生态站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和要求:一是市林业总站与上海交通大学应继续深化合作,加强生态站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二是扩大生态站的布局和辐射,关注崇明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临港新城等生态等敏感区域,开展多部门协同合作,分层次开展联合研究;三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于林业建设,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服务于市民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态空间的需求。
下午,专家一行考察了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金海湿地公园观测点,在现场对观测点的观测研究提出了诸多建议。
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站首届学术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生态站学术顶层设计的正式开启,对推动生态站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在生态站日后基础设施和影响力建设、观测研究方向、服务行业监测能力、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生态站决策高水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智囊团。
农业与生物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相关推荐
- 上海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一行到访上海交通大学
- “对话长三角”主题沙龙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伟红一行走访凯原法学院
- 上海交大张文军教授获CCBN2019年度“学术贡献奖”
-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院揭牌暨四所交通大学学生思政工作研讨会召开
- 上海交通大学新时代宣传干部网络素养培训班结业
-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主题活动在上海交大举办
- 附属儿童医院十年健康扶贫,救助遵义先心患儿百余名
- 屠光绍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 姜斯宪在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 上海市教委、崇明区人民政府、上海交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2020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系列活动举办
- 中国共产党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 首届主流政务新媒体发展论坛暨《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 学校召开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暨筹备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编制“十四五”规划座谈交流会
- GIM机制发现5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第三届思源海洋会议召开
-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1年第5次组织工作例会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