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育人”计划第15期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政协举行
11月27日,上海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市民族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市行为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阳光育人”计划第15期签约仪式在市政协举行。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出席。
金兴明表示,“阳光育人”计划自2007年启动以来,坚持促进民族团结的定位,突出育人功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严格的推荐选拔机制、综合评估机制、跟踪服务机制,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指导,探索出一条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不仅是体现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市政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特色工作。“阳光育人”计划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用14年来的生动实践,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心灵深处,打造了具有上海市政协鲜明标识度的统战工作品牌。他希望,在新的起点上,“阳光育人”计划能继续把阳光播撒进每颗需要呵护的心灵,用文化的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让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签约仪式上,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杜宇平在致辞中表示,“阳光育人”计划源于“帮助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探索出生活帮人、学业助人、思想育人、精神树人的“阳光育人”新模式。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项目,将教育实践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融合,引导各民族师生广泛参与,形成更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田新民在会上介绍了“阳光育人”计划14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阳光育人”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上海高校少数民族优秀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美好人生并顺利发展的公益性活动。自2007年启动后,“阳光育人”计划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搭建少数民族优秀学生成长的平台,不断助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长远发展。
在此次“阳光育人”计划第15期结对名单中,共有21位从祖国西北远赴上海求学的各大高校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分别与导师、助导进行了“二对一”的结对,并现场签约。
“我有幸成为‘阳光育人’大家庭的一份子,受此感召,在心有余力的前提下,也努力将这一份爱作了一些传承。”饶俊是本期导师之一,也曾是“阳光育人”计划第3期的学员。他曾经看到前辈们为了“阳光育人”计划的实施而奔走,筹措经费、招募导师,关爱在沪的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送走一期又一期的优秀毕业生。今年,他在“阳光育人”模式的启迪下,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募资发起了“阳光育人”的子项目之一——“撷英计划”,目前已经募捐50余万元,在他的家乡贵州省铜仁市茶店中学设立了鸿志班,资助乡村优秀学生和教师,以期为乡村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乡村人才的振兴。
“阳光育人”计划第13期的学生萨菲娅·艾克拜尔,目前在上海师范大学读大四。两年前,她有幸成为“阳光育人”计划的受助学生,在阳光育人的导师周雷和助导阿里米热的帮助下,她即将顺利毕业,并得到了在上海实习的机会。“对于从小失去父爱的我来说,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缺少一些勇气,导师跟我分享了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鼓励我勇敢地追求梦想;助导也在我准备考研时,给予我引导和帮助。”今年,她参与了“阳光育人”的团建培训活动,并负责了主持工作。“通过活动,我认识了许多‘阳光育人’计划往期的同学,我们学习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分享自己的梦想和以后的职业方向,感受着阳光育人大家庭的温暖。”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师生见面会。会上,21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个人发展规划”为主题,通过简短、真实而又精彩的个人演讲,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和未来规划;历届导师与新任导师齐聚一堂, 分享和交流了“阳光育人”的经验与感想。大学生们的成长经历、学习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深深感染了到场所有嘉宾,更令大家感动的是,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感恩,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阳光育人” 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上海高校在校部分少数民族优秀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美好人生、顺利发展的公益性活动。该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田新民发起,自2007年启动后,始终突出育人功能,强调对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关爱,坚持站在推进国家就业和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致力于长远发展。14年来,“阳光育人”计划探索出一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的新路径,取得了喜人成果,得到了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阳光育人”计划第15期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政协举行
相关推荐
-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主动应对疫情影响工作专题研讨会
- 上海交通大学校领导带队调研清华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开班仪式举行
- 第二届中国(长三角)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 上海交大师生沉痛悼别阮雪榆院士
-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领导访问上海交大
- 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届“凯原十佳”教师评选复评大会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首届“山东校友教育基金”颁奖仪式
-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调研图书馆
- 2018新媒体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 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在国家杰青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发言
- 南京博物院院长做客交大,讲述如何打造一座“超级链接”的博物院
- 后勤保障中心举办技术技能比武
- 上海交大联合日照市主办海洋智能装备与未来航运系统创新论坛
- 欧阳淞教授做客上海交大焦点讲坛畅谈百年党史
- 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举行
- 上海交大兼职教授严胜雄把党史教育带入农科课堂
- 上海交大朱淼教授获2021年度中国电源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弗朗克·维尔切克教授获2021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 上海交大召开“教书育人 科研创新”表彰暨秋季学期干部大会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