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15000余名全球新生踏上新征程
9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全球15000余名新同学,开启新里程。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学敏,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等校领导来到各校区报到点,欢迎新生来到交大。校领导鼓励同学们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成为有责任、勇担当的交大人。校领导一行还走访了各院系的报到点、学生宿舍楼栋、学生服务中心、机动学院等,亲切慰问新生、家长、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
特色“护旗手”实力诠释“科技强国新生代”
新学期伊始,上海交大积极协助“我和国旗同框”校园行落地活动,并邀请学校首届筑力先修营2019级新生们前来参加。活动现场提供打印照片加盖创意邮戳服务,另外还安排了北斗导航团队成员与筑力营新生们进行互动,Robomaster机器人和航模无人机团队的筑力营同学结合国旗元素,自主编程,设计了机器人无人机路演活动,并运用机器人、无人机担任护旗手展示五星红旗,实力诠释了“科技强国新生代”。现场不少同学还在留言墙上留下了对祖国的表白并与国旗合影,向钱学森、黄旭华、朱英富等学长看齐,做“科技强国新生代”,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除此之外,上海交大还通过拍摄系列视频等方式,挖掘人物故事,讲述新生与祖国的故事。
三对双胞胎携手逐梦交大校园
同为“运动健将”,双胞胎兄弟1分之差考进同专业。来自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9届的陈致博和陈致真双胞胎兄弟,两人高考取得677和678分仅以一分之差,同时被上海交大录取。他们同是健美操运动员,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称号;高中时各自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也不约而同选择同一所大学,双双选择报考上海交大致远学院物理班,在交大继续追逐梦想。
高颜值“卓越”姐妹花,携手被工科试验班录取。有这样一对“卓越”的双胞胎,姐姐叫蔡亦卓,妹妹叫蔡也越,两人毕业于浙江省镇海中学,两人今年高考分数仅1分之差,双双被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录取。高一时,在学长学姐情系母校的宣讲中,两姐妹第一次对交大有了深刻的了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实力雄厚的科研力量,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浓厚的国际化氛围,还有那宽广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社团生活,尤其是它那明显的理工科优势深深地吸引了她们,这也铸就了她们相约交大的梦想。如今,她们也仅以一分之差同时被录取,来到交大报到。
双胞胎兄弟如愿实现当初目标,并肩进入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有这样一对来自古都洛阳的双胞胎:哥哥叫刘林汇,弟弟叫刘林丰,高一寒假期间两人慕名来到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漫步在这座经历了三个世纪沧桑的美丽校园中,共同立下将来要求学与此的目标。经过不断的努力,两人在高三时通过保送生考试的选拔如愿进入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接下来的六年中,兄弟二人将在立志在生活中继续相互扶持,在学业上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家族三代八名交大人,湖北女孩延续辉煌走出自己的交大“足迹”
“一封印着‘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红色信封递到了我的眼前!期待变成了现实,我也正式成为我们大家庭里的第八个交大人!”上海交大2019级新生张博涵毕业于湖北华师一附中,被工科试验班录取。不同于其他交大新生,张博涵家族三代人中此前共有7位毕业于上海交大,是名副其实的“交三代”。家族第一代、张博涵的爷爷张泉林毕业于交大机械系,其弟张泉宝毕业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冶金系,曾任交大出版社主编;第二代张九如毕业于电机系船舶电气设备专业,张光耀(博涵大伯)1977年考入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系,82年考取上海交大微型计算机所研究生,张立(张泉宝儿子)1988年毕业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张群(张泉宝儿子,与张立是双胞胎),1988年毕业于材料科学及工程系;第三代张逸迩2018年毕业于密西根学院,现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读研。对于未来在交大的学习生活,张博涵表示“我对交大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交大是我从初中开始就向往的地方……爷爷那一辈交大人的故事还在心中久久回荡,长辈们的叮咛一直在耳畔回想,而我将带着老一辈的期许,在这个历史悠久、治学氛围严谨的校园里锻炼我的能力,丰富我的头脑,走出属于我的交大足迹。”
交大迎来首届人工智能专业学生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35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高校名单,上海交大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成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建的第十个本科专业。随着2019级新生入校,交大也迎来了首届人工智能专业76名学生,编成三个人工智能班。
交大人工智能专业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应用高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深基础、强交叉、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共识。主要特色包括:1.夯实数理基础;2.构建精品集聚、宽厚领先、分类综合的专业课程体系;3.打破校企人才培养“边界”;4.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通道。
寓教于乐!迎新现场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在霍英东体育中心的迎新现场,上海交大后勤保障中心设置垃圾分类现场互动游戏的摊位,引起了众多新生的兴趣。作为2019级新生教育中垃圾分类模块的一部分,小游戏旨在帮助新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上海正在实施的垃圾分类政策。除了现场小游戏之外,上海交大还在新生大礼包中都放入了2019版的《上海交通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手册》,新生宿舍区内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也已建成。此外,闵行校区的校园巴士候车亭内也统一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图,学校及各学院也都会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实施办法的宣讲。
多才多艺、学习掌握三门亚洲语言,15岁便来华求学的她活出精彩
2016年1月,上海交大成立了国内首家“保加利亚中心”。在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19级国际生中,就有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同学——阿维亚(AVIA MLADENOVA)。她15岁时就满分通过了HSK汉语水平测试,并来到中国开始了求学生涯。由于对亚洲时尚、音乐、艺术、旅游感兴趣,除了汉语之外,她还积极学习日语和韩语,并且希望能够周游世界。对于留学中国的原因,这位活出精彩的学生这样表示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享誉全球的一流教育机构,使学生和专业人士对更好的职业前景充满了向往。此外,中国的多样性,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中国的大好河山也让我觉得她是我的归属。所有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使中国成为我求学的理想之地。”
400名新生获得“开小灶”待遇,提前一个月体验大学生活!
2019年,上海交大启动首届“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项目(以下简称“筑力营”)。面向被学校录取的2019级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思源计划、新疆内高班、西藏内高班、南疆计划以及预科转正批次录取的本科新生。首届“筑力营”自8月13日开营,9月6日结束,427名新生共分为9个临时行政班级。下好育人先手棋,因材施教助成长,“筑力营”使专项同学享受最大化“教育增值”,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
刘怡丹 新闻中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交通大学15000余名全球新生踏上新征程
相关推荐
- 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千人健步走活动举行
- 牛年春晚“支教奶奶”周秀芳与交大安泰EMBA校友们的故事
- 空天学院联合钱学森图书馆举行“钱学森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
-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尧水调研上海交大海洋领域工作
- 校领导率团访问香港、台湾
- 上海交通大学校领导为本科生讲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 校领导带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 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 上海交通大学获科技部财政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优秀
- 首期中国远洋海运国际化人才专题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
- 上海交大农生学院成功探索“四维度两结合”《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创新教育模式
- 上海交大朱兴龙博士获2021年度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 学指委机关第一党支部举办5月主题党日活动
- 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谦纯优秀青年学者奖”颁奖仪式举行
- 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领导一行调研李政道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并行计算团队荣获2019年BenchCouncil国际人工智能系统挑战赛一等奖
- 上海交大教工合唱团获上海教工合唱比赛一等奖
- 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调研纪监巡工作
- 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教指委来校调研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航空航天工程核心课程建设情况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