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英烈志 铸就中华魂”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烈士纪念日祭扫活动举行
秋风瑟瑟牵往事,情思切切祭英魂。2020年9月30日是第七个国家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传承英烈志 铸就中华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烈士纪念日祭扫活动在徐汇校区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前庄严举行。交大师生庄严肃穆,向以史霄雯、穆汉祥烈士为代表的积极献身于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真理探索传承的先辈们默哀致敬,共同追忆他们的光辉事迹和非凡人生,传承英烈精神。校党委副书记顾锋,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学校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烈士后辈,离休干部,工青妇代表,民主党派代表,以及来自各院系、部处的师生代表参加祭扫仪式。
上海交大校史编委会秘书长毛杏云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她讲述了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在交大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与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事迹。“我愿化为泥土, 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前方”——穆汉祥烈士的这句临终誓言令在场师生深受感动。
随后,交大首部沉浸式校史情景剧《循声探秘·南洋·交大》片段首次在师生面前亮相。“我叫穆汉祥,天津穆庄人,1924年出生,1945年考入交大电讯管理系。”“我叫史霄雯,1926年出生,江苏常州人,1945年考入交大化学系……”伴随着两位专业话剧演员的娓娓道来,由演员扮演的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师生身边,动情诉说自己面对国家民族危亡无悔牺牲的心路历程,用铿锵有力的话语,热情呼喊出他们对时代、对祖国、对人民的告白,给到场师生带来了深深震撼和感动。这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也激励着当代交大人“青春告白祖国”, 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将青春的激情燃烧在奉献民族复兴的伟大岁月。
本部《循声探秘·南洋·交大》沉浸式校史情景剧是一次深入挖掘并展示交大历史文化底蕴的全新尝试,旨在用身临其境的声效和音乐设计,结合现场实景表演,生动再现历史的印记,串联交大历史、人物、建筑、风物,以小见大地展现党和国家发展历程。涵盖徐汇校区十余个重要地标建筑的完整剧目也将在明年年初正式推出,将由交大师生参与演绎,打造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使师生在一次别出心裁的校史探秘之旅中深入理解交大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交大精神。
烈士,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灵魂。顾锋在致辞中指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全体交大人的必修课,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不忘记先烈的民族,一个敢于表达真实情感的国家,必然更有希望,也更能赢得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缅怀革命英烈,号召我们传承英烈精神。他强调,“传承英烈志,铸就中华魂”是交大人应扛起的使命担当,并号召全体交大人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理想信念的坚守者,让红色文化的火种,撑起心中的信仰,凝聚奋斗的灵魂。
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纪念碑深深鞠躬致敬,并向史霄雯、穆汉祥、杨大雄烈士敬献鲜花。朵朵黄花,象征着革命先烈高洁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也表达着交大人对先辈们的深切追思和崇高敬仰。
在活动现场,曾珍藏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的十余件交大烈士珍档也首次展出,包括穆汉祥创办的《民众报》、史霄雯烈士化学实验报告和日记、杨大雄烈士在战场上穿过的军大衣、陈虞钦烈士之父陈晏棠致交大的一封信……一件件珍贵档案,展现着一位位交大英烈闪耀的爱国理想和不朽的奋斗青春,唤醒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跟随交大党史校史研究室胡端老师的讲解,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民族危亡的岁月,在历史的片段中感受到交大英烈先辈们的理想之光、信仰之光,并从中汲取了永葆生机、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爱国奋斗传统、英雄辈出的高等学府,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一批批心怀正义真理的交大英雄,他们始终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挽救国家危亡,谋求人民幸福,舍小我成大我,谱写出了一曲曲不朽的“爱国奋斗之歌”。盛世更思英烈,祭奠不只在于缅怀,更在于继承。通过此次祭扫活动,通过这堂别开生面的“四史”学习教育思政课,交大青年学子表示,将抚今追昔,饮水思源,铭记先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志向,勇担时代使命,为交大发展、为国家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纪晓恬 杜欣 梅秋武 陈征 文明办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传承英烈志 铸就中华魂”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烈士纪念日祭扫活动举行
相关推荐
- 工程实践与知识探究相结合,打造启发式“延伸课堂”
- 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激光位移传感器产品首飞服务精致高分卫星
- 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完成全球首例儿童经导管PT-Valve?瓣膜植入
- 第八届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科研团队成果获评“2018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 校领导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交流
- 上海交大召开2021年秋季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 上海交大组织春季学期实验室安全大检查
- 逐梦星空,交大首颗学生自研卫星成功发射
- 上海交大第十二期书记院长研讨班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名刊”荣誉称号
- 上海市委领导到上海交大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 上海交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超大型城市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
- 上海交大朱淼教授获第六届中国电源学会杰出青年奖
- 上海交大与英特尔签署合作备忘录 聚焦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研发
- 上海交大召开2019年校内挂职干部总结会暨新一轮挂职干部启动会
- 上海交通大学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教学方式 大力推进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建设”研讨会
- 上海交通大学广西校友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1年年会召开
- 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作“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