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通过PGT技术阻断印记基因疾病Schaaf-Yang 综合征的新生儿在附属国妇婴诞生
3月21日上午9:03,一声响亮的新生儿啼哭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手术室传来,宣告了这个重3030g、出生Apgar评分为10分的健康宝宝作为全球首例通过PGT技术阻断印记基因疾病Schaaf-Yang综合征降生,对于她的家庭以及国妇婴生殖医学科和产科的医务人员而言,都是来之不易的“宝贝”。
当看到面色红润、啼哭有力的宝宝时,王女士夫妇难抑激动之情。回想漫漫求子路,他们真可谓历经坎坷,饱尝多次的丧子之痛,从失望到绝望到重新燃起希望,直到现在终于实现了梦想,王女士的丈夫张先生不禁喜极而泣。
来自外省的王女士曾先后六次怀孕,并通过剖宫产产下三子,但长子和幼子均因新生儿窒息和肺不张,在出生后两周内便夭折了。唯一幸存的次子,出生后一周也被诊断为脑瘫,智力严重低下、机能发育停滞。而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张先生弟弟的家庭里,他们生育的三个儿子都因相同的情况,在出生后几天内均不幸夭折。“我们只是想和正常家庭一样,有个健康的孩子。前后奔走了十几年,去了许多家大医院,也做了很多的检查,但都没有办法。医生只是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家族性的遗传病,但都无法给出进一步的诊断,更别提有效的治疗了。之后我们就放弃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想法。”说起之前的求医经历,从张先生话语间仍能感受到这个家庭曾经遭受的痛苦与无望。
希望出现在2016年。当时在上海打工的张先生偶尔听朋友说起多例国妇婴第三代辅助生育技术在阻断遗传病诞生健康新生儿的新闻后,慕名来到黄荷凤院士和生殖遗传科徐晨明主任的联合门诊救助,通过遗传科张军玉博士等科学家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检出候选基因后再对夫妻两人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验证,最终确诊为Schaaf-Yang综合征。Schaaf-Yang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肌张力低下伴吮吸困难、发育迟滞、智力障碍等, 是在2013年由美国贝勒医学院Schaaf和Yang两位教授首次报道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遗传综合征。
针对王女士夫妇的情况,黄荷凤院士认为可以借助PGT(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完成该家系遗传病的阻断,帮助他们实现为人父母的心愿。胚胎实验室王丽团队和遗传科陈松长等技术人员分别提取了夫妇二人的卵子和精子,并培养和筛查出了完全正常的早期胚胎。辅助生殖科金丽主任团队针对王女士三次剖宫产、多次刮宫导致反复宫腔积液的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胚胎植入的成功率,使植入王女士子宫的一枚胚胎成功妊娠。2018年12月,产前诊断中心王彦林主任实施产前诊断,基因诊断显示胎儿未携带MAGEL2基因相关致病变异,染色体也无异常。这意味着,通过PGT技术从源头上阻断了Schaaf-Yang综合征家族疾病的遗传通道。王女士作为高龄孕妇,多次剖宫产术导致疤痕子宫,在产科顾玮主任团队全程“保驾护航”下,第四次剖宫产手术非常顺利,确保这个不再带有家族梦魇“胎记”的健康宝宝终于顺利诞生。从此,遗传病可以不再遗传!
“Schaaf-Yang综合征是一种印记基因致病性变异导致的罕见病。和常规的孟德尔遗传病相比,印记基因疾病的遗传模式和临床诊断有其独特性,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基因的致病性分析上要求更高。”黄荷凤院士介绍说,“MAGEL2基因属于父源表达母源印记的基因,具有明显的父系亲缘性遗传特征,其遗传方式是表观遗传的特殊种类。该新生儿的母亲——王女士的三次不良生育史以及其丈夫弟弟三个夭折的男孩,均是由于儿子们从父亲那里遗传了MAGEL2的功能丧失杂合突变所致,王女士丈夫及丈夫弟弟虽然都携带了MAGEL2的突变,但由于该变异来自他们母亲(患儿的奶奶)的传递,因此并不发病。由于该疾病命名才三年多,加上发病率低下,因而是临床少见的疑难杂症。此次Schaaf-Yang家庭通过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出生正常宝宝,是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生殖遗传科、产科和产前诊断联合攻关,以及患者夫妇积极配合的医学成果!没有任何比秉承科学态度和通过团队努力获得健康新生命而让我们感到喜乐的事情了!”
据徐晨明主任介绍,PGT技术作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借助体外受精技术获得高危传递染色体病或基因病的卵子或早期植入前胚胎,通过遗传学检测后将无疾病遗传的胚胎植入子宫妊娠后出生正常子代的临床技术。通俗来说,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史,或明确携带严重致病基因的夫妇,该项技术可以从源头阻断一些家族病的遗传通道,即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先挑选出正常胚胎再植入子宫怀孕,以诞生健康宝宝的一种技术。
除Schaaf-Yang 综合征外,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已经运用PGT技术开展了针对遗传性多囊肾病、X连锁嗜血细胞综合征、成骨发育不全、粘多糖贮积症II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多发性外生性骨疣I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等74个种类的126个家系的变异位点检测和变异的致病性分析。出生了先天性重症免疫缺陷、SMA、遗传性甲状腺癌、地中海贫血、脆骨病、枫糖尿病、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等家族遗传病的健康胎儿,其中部分病例为国内首次开展或常见遗传性疾病,临床和社会意义重大。至今,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已经运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检测技术已完成超过1.5万枚胚胎的遗传学诊断,顺利诞生了150多个健康宝宝。该项技术成果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能让更多的饱受家族遗传病困扰的家庭,击碎家族梦魇,从源头阻断遗传病通道,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高泳涛 郑佳琦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球首例通过PGT技术阻断印记基因疾病Schaaf-Yang 综合征的新生儿在附属国妇婴诞生
相关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清明祭扫活动举行
-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到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永远跟党走]上海交大“形势与政策”课程举办“学子话英雄”优秀作业展
- 国家民委中央媒体民族地区走基层采访团到访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
-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朱天舒一行在上海交大调研座谈
- 中共上海交大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审判研究(1946-1948)”结项优秀暨《大审判-国民政府处置日本战犯实录》出版
- 上海交大校领导出席“长三角一体化 新科技新金融”智库峰会
- 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在菁菁堂震撼上演
- 沪港陇三地大学生联合社会实践在上海交大开营
- 第339期东方科技论坛“基于智慧能源的低碳城市发展前沿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顺利举办
- 上海交通大学“七一”表彰大会暨“伟大工程”示范党课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暨总结大会举行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训班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二届工代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 交通大学共青团工作专题交流研讨会举行
- 2019唐立新优秀学者奖名单公示
-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期“未来科技论坛”热议科技创新的伦理建设与发展
- 图书馆高质量全覆盖支撑在线教学资源纪实
-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质量与服务建设”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