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大学 > 新闻公告 >

山大举行新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70年高层论坛

2019-11-12 0 新闻公告 来源:山东大学新闻网

[本站讯]11月8日至10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高端论坛“新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70年:文学与哲学的对话高层论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者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建刚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崔唯航教授致开幕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郑倩、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薛佩军致欢迎辞。

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文学与哲学的对话”这一主题,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与哲学思想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都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观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题报告,全面分析了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奇、弗里德连杰尔和赫拉普琴科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明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立场,高度评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深化现实主义精神方面的艺术成就。崔唯航教授从国内哲学界关于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的争论出发,以莎士比亚为例,论证了莎士比亚更接近黑格尔的观点,肯定了此类学术争鸣对当前哲学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徐凤林教授在题为“托尔斯泰的虚无与信仰”的报告中,通过梳理白银时代哲学家弗洛连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别尔嘉耶夫批评托尔斯泰的虚无主义,而当代俄罗斯哲学家古谢伊诺夫则肯定托尔斯泰具有理性的信仰,探讨了俄罗斯哲学家对托尔斯泰哲学与宗教观的不同评价,分析了其中包含的宗教哲学问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森林教授详细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类思想实验:不伤害他人的小心翼翼的实验、为了自己认定的善或利益伤害人的实验以及宗教大法官建构巴别塔的宏大实验。这些实验都基于被解放的、意味着无限创造性的超能之人所做。刘森林教授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尼采更重视普通人,力图在普通人与传统之中探寻抑制、克服彻底启蒙的超能之人可能带来的虚无主义力量。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张冰教授详细介绍了新版《舍斯托夫文集》翻译出版过程。该文集已被商务印书馆评选为2019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南开大学文学院王志耕教授探讨了巴赫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共同意义,详细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聚合性”与巴赫金的“涵义统一体”的密切关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张变革教授以《罪与罚》为例,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隐秘的神圣秩序。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冯波教授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卢卡奇的影响。苏州大学朱建刚教授重点厘清了斯特拉霍夫对托尔斯泰的思想评价问题的新观点。苏州大学王耘教授则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所表现出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建筑观。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万海松研究员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鳄鱼》中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在19世纪俄国和俄国文学展开过程中所触及的诸多问题。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М. Р. Проскуряков (罗马欣)教授重点探讨了俄国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机械伦理学问题。此外,苏州大学哲学系车玉玲教授、李红霞,山东师范大学胡学星教授,洛阳师范学院张红军教授,济南大学张中锋教授围绕虚无主义和反虚无主义与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发展等问题作了发言。

冯波教授主持闭幕式。刘森林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提出,两年后的2021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此时结合这位伟人的著作举行首届文学与哲学对话论坛非常有意义,有必要将此学术论坛继续下去,提高论坛层次,扩大论坛的国际影响和规模,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对话范围,与艺术、美学之间也应该展开对话,把论坛发扬光大。吴晓都教授对论坛进行了学术总结,肯定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首创精神。

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主办,首次将文学与哲学研究专家汇聚一堂,开创了文学与哲学交叉研究的视角,可谓国内首创。论坛主题鲜明,专家云集,视野开阔,内容多元,气氛热烈,是一场高水平、高层次的跨学科学术研究交流论坛,充分展示了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互动繁荣的学术新气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山大举行新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70年高层论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