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大学 > 新闻公告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2021-04-23 0 新闻公告 来源:山东大学新闻网

[本站讯]4月22日下午,由电气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主办的 “薪火相传,学以成才”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于千佛山校区举办。此次讲坛的主讲嘉宾为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韩学山教授,讲座的题目为“电磁学理论的建立”。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思利出席讲坛并致辞。本次讲坛由研究生会学术部刘彧挥主持。

讲座上,韩学山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于“学术思想”的认识和本次讲座题目的来由,由电磁学理论建立的四个阶段引出“学术思想”大话题。他根据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表示“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学术必经的过程。随后,韩学山教授通过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早期探索、电磁效应、电磁感应的发现以及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四个部分向在场师生介绍了电磁学理论的建立过程,通过知识普及向学生介绍了应当举一反三、提出质疑的学术科研思想,如同库伦标志性定量发现库仑定律之前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研究是分离的,但是电和磁之间真的没有关系吗?安培定律揭示了流动的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法拉第揭示了变动的磁能生电,至此,电生磁、磁生电得到了解释,那离散的电荷也能生磁吗?韩学山谈到,所谓学术思维,就是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一个理论,要思考他人为什么能想到的原因?同时,想象力也要结合实践,一切从认识和实验做起,脚踏实地。韩学山教授就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的运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难题有三点:一是针对可再生能源大量入网,如何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或者是电源利用率、设备利用率以及负荷率?二是统一控制机制下电压、频率如何进行控制调节?三是管控机制、市场机制如何健全?

在提问环节,新形态的电力系统除了计算机跟强电的结合,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韩学山表示,现在的电力系统发展基本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应该考虑现有的调度控制体制应不应该被打破、在上层建筑这一层面如何规划等问题,同时还有微型系统、计量问题都值得研究。此外,针对同学提出的“创造力不足的前提下知识积累对科研有意义吗?”韩学山表示,知识的积累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过程。在前辈肩膀上去思考,每迈出一小步都是创新,都是科学的进步。

宋思利在总结中与同学们分享了树立学术思想的认识。他表示,“经纬韵”学术讲坛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引导研究生树立学术思想,一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只有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并沉浸其中,才能练就慧眼;二是要善于利用逻辑思维,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三是要有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付出才会得到回报;四是要始终保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韩学山,山东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优化调度、EMS及电力经济等。电力系统动态优化调度研究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系统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获原电力工业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承担多项科研项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