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社会翻译学前沿探索高层论坛”
7月18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社会翻译学前沿探索高层论坛”通过线上平台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翻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社会翻译学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社会翻译学与译者行为、社会翻译学与翻译史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据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平台的统计数据,本次论坛的线上参会人数达2200余人,在国内译学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开幕式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钟书能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洪涛教授分别致辞。钟书能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与学科建设的最新发展,认为本次论坛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翻译学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和融合,助力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王洪涛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社会翻译学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国内外译界学者在该领域的富有成效的探索,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开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武建国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报告与青年学者论坛两个环节。在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汪宝荣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邢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朱献珑教授围绕社会翻译学的话语体系、学科建设、对外传播、理论探索等方面展开深入阐述。华中科技大学黄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胡牧教授、中山大学邵璐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徐鹰教授和刘喜琴教授分别主持和点评了上午的专家主旨报告。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教授的主旨发言聚焦“翻译的社会性与社会的翻译性”问题,认为翻译具有社会性,社会也具有翻译性。社会学关注翻译问题,翻译学也不能将翻译的社会问题排除在外。社会翻译学既不同于社会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也不同于翻译的社会学研究,而是将翻译的社会问题作为翻译研究学科的问题域,从而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为推动翻译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傅敬民教授作主旨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洪涛教授以“社会翻译学:名实之辩与未来之路”为题作主旨发言,围绕翻译学的“社会学转向”、社会翻译学学科的名实问题等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翻译学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原理和学科性质,而且有着自身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与日益成熟的研究方法。未来社会翻译学的发展需直面现实的社会翻译现象,探索各种复杂的社会翻译问题,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形成完整自洽的学科理论体系。
王洪涛教授作主旨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汪宝荣教授做了以“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社会学探索”为题的主旨发言,运用文化生产场域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世界文学场域结构分析模式等社会学理论,以鲁迅、莫言、余华、阎连科小说英译为考察中心,系统探讨了“由谁发起、由谁出版”运作机制下六种译介与传播模式的运作方式、特点和效果,指出了“西方商业出版社发起出版+招募汉学家翻译”模式对于中国文学外译的独特价值。
汪宝荣教授作主旨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邢杰教授以“从背景到前景:社会学途径翻译研究发展脉络剖析”为题作主旨发言,在梳理社会翻译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思考了社会学途径对翻译理论创新的贡献,对研究内容的拓展,以及对研究方法的启示等,指出社会翻译学研究应不断追本溯源,还应体现明确的问题意识,彰显家国情怀,展现出社会学视角翻译研究新范式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社会学途径翻译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社会翻译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邢杰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朱献珑教授的主旨发言聚焦“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路径探索”,认为社会翻译学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不同理论之间的融通与互鉴。基于三种主流社会学研究路径的思考,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基本原则与行动者分析框架,并以《四世同堂》英译实践为个案,基于行动者分析框架追踪异质行动者的行动轨迹,以及不同行动者之间的联结、互动和转译方式,进一步拓宽了社会翻译学的研究进路。
朱献珑教授作主旨发言
下午的青年学者论坛环节,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2位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杭州师范大学汪宝荣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邢杰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半场的发言,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莹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苏艳教授对青年学者论坛的发言逐一进行细致点评。
论坛闭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博士主持,朱献珑致闭幕辞。朱献珑代表主办方简要总结和回顾了本次论坛的情况,并对与会专家学者及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深度聚焦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创新发展与学科建设,致力于社会翻译学的理论引鉴、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学术共同体日益壮大,社会翻译学研究未来可期、前景光明。
本次论坛是中国翻译学界对社会翻译学前沿学术问题所作的一次积极探索,为社会翻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中国社会翻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外国语学院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对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文/外国语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社会翻译学前沿探索高层论坛”
- 上一篇:查缺补漏安全生产工作 创建安全绿色校园
- 下一篇:校领导假期期间赴施工现场慰问检查
相关推荐
- 本学期全英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完美收官
- 校长思政第一课: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 【学史力行】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开展5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 开放融合 协同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协作会议举行
- 云升旗、云课堂 中央电视台报道华南理工首日开课情况
- 华南理工大学清远校友会换届
- 立德树人推进本科教育质量革命 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 苏州市委副书记朱民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
- 迎接学子归来 校领导赴一线检查指导准备工作
-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华南理工举行2019届选调生座谈会暨出征仪式
- 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纵览百年党史 交通运输工程党支部开展“全员讲党课”活动
- 再部署 再落实 有的放矢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 防控疫情 确保安全 2020级首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举办
- 学校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网络安全工作会议
- 聚焦!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 牢记使命跟党走 财务处主题党日活动庆党的生日
- 章熙春书记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文 引理论界和媒体高度关注
- 增强本领 实干担当 学校举办新入职辅导员培训
- 华园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 庆祖国69周年华诞暨改革开放40周年
- 加强理论学习 引领学院发展——外国语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