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思政第一课: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能否用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是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所在”,6月23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学生思想政治“第一课”在五山校区逸夫人文馆报告厅讲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高松校长深刻分析了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及科学精神指导下科学防治疫情的原则,回顾了疫情防控以来学校抗疫的“硬核力量”,并激励学子提升学习力、拓展思考力、增强行动力,持续成长,引领未来。
副校长李正、李卫青,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与近200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
思政第一课现场
应对挑战的三种力量:勇气、智慧和理性
高松首先向各位学生及其家人送去了问候,并对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学生的努力与坚守表达感谢。他认为疫情对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学业研究、求职就业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那么,对学生而言,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高松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指出,勇气、智慧和理性是支撑人类不断迎接各种挑战的重要力量。
以在线教学模式带来发展自学能力的机遇,以及疫情下的云招聘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节约了求职成本为例,高松表示,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面前,最不需要的就是恐慌和逃避的心理,而要用更多的勇气、智慧和理性去坦然面对,“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路途中,你们并不孤单,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老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将伴你前行。”
高松校长主讲第一课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有效抗疫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考。高松强调,只有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坚持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合作共赢的科学原则,才能战胜疫情。
他谈了自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认为科学精神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对于事物研究认识的求真和质疑、对人际沟通交往的平等与包容、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爱国与奉献。谈到爱国与奉献,他认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不仅是道德教化的结果,更是支撑整个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理性选择。
他呼吁每一位华工学子大力弘扬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生全神贯注听讲
华工战疫彰显“硬核”力量
一流大学不仅体现在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更体现在当国家和民族有危难之时,她能够冲锋在前、勇挑重任,为国排忧、为民解难。
谈到华工抗疫的“硬核”力量,高松用一个个精准的数字、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的感人故事、华工校友实业报国的支援故事、青年学子勇于担当的青春故事和科研工作者刻苦攻关的励志故事,华工人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华工人的精神风貌。
讲座的最后,高松勉励学子们博闻强识、不断提升学习力,慎思明辨、不断拓展思考力,坚定笃行、不断增强行动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涵养科学理性的人生心态,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传播科学知识,用所学报效国家、贡献世界。
学生和高松校长互动交流
课后,高松还结合自身求学的经历与人生的思考,现场回答了学生提问,深受感染与激励的学子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冷金岩表示,校长第一课是一次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洗礼,也让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来自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何甜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博士生党员,对科研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体会更加深刻,会秉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努力成为高水平科研工作者,服务国家和人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曾俊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表示将谨记高松校长的教诲,坚持学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在工作岗位上传承和发扬华工精神。(图/卢庆雷 文/通讯员 白争辉 学生工作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思政第一课: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相关推荐
- 物理与光电学院举行党委会议“第一议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 全省最佳!华南理工在2019年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中获多项殊荣
- 助力国际化 华南理工与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开展“全英语教学”在线教师培训
- 学校联合中金启元举办“创业就业‘校企行’华南理工大学专场”项目对接会
- 打造新“硅谷” 章熙春书记在2019年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 继续教育学院获“2019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院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殊荣
- 众志成城齐抗疫 新传师生在行动
- 华南理工对口帮扶广油工作推进会暨联合培养研究生签约仪式举行
- 【学史力行】观红色展览 看红色电影 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学校帮扶阳江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首批帮扶队成员到位
- 华南理工大学2017-2018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评选结束
- 【学史力行】学校召开帮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工作队座谈会
- 提升立德树人法治保障 四学院联合举办《民法典》 专题学习讲座
- 校领导出席挂职干部见面会
- 教育部网站刊文介绍华南理工大学消费扶贫新举措
- 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 学校召开2020年新兵入伍欢送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
- 贵州民族大学来校交流对口帮扶工作
- 打造品牌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化学会首届“菁青论坛”举办
- 共建共享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协作联盟筹建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