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立足现实,贴近网络:第35期“青年空间”工作分享会举行

2018-12-26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2月21日,第35期“青年空间”工作分享会在新太阳学生中心举行。社会学系团委书记邓安琪进行了主题为“断裂的网络与现实——谈‘微’时代下辅导员的困境与应对”的分享,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李林担任点评嘉宾,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主任蒋广学出席活动,十余家院系的辅导员代表和部分职能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共同参与了交流分享。

互联网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资讯视野,但也改变了他们的沟通方式——同在一个宿舍却用QQ沟通、有事儿第一时间发帖求助、很少与老师见面聊天,渐渐形成了“网络上很近,生活中很远”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邓安琪从这种现象入手,溯源学生成长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并总结出辅导员所面对的诸如学生现实需求碎片化、现实生活向网络空间转向等工作挑战,进而提出应当通过线下辅导为学生做立体画像,整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应对学生线上线下的行为差异。

李林在点评中指出,相对于现实生活,网络空间的规范性和原则性尚不完善,因此容易导致线上线下的不同行为特征,但线上线下的思想行为特点是相统一的,都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客观折射,因此,育人工作者应当全面了解、客观认识,加强与学生的现实沟通交流,维持亲密关系、构建师生信任,有效解决网络与现实的“割裂”问题。

蒋广学指出,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需要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应用的主要推手,而虚拟社交的快速扩展也导致了网络与现实的错位,导致了传统人格和虚拟人格的撕裂,面对这种错位和分裂,育人工作者一方面要增强互联网意识,更加透彻地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也要立足现实,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线下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构建人与互联网世间的关系,理性回归现实、感性关照现实。

“青年空间”活动是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尝试,于2015年5月推出,通过研究青年思想动态和把握工作前沿,服务学生工作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2017年起活动升级为2.0版本,核心是“知识集体分享”,特点是“师生同场对话”,所有主题紧扣互联网发展前沿。2018年,依托此前“青年空间”活动经验模式,活动再次升级,重点面向院系网络思政联系人,以业务培训带动工作交流,以研究问题促进队伍建设,主题仍定位于与大学教育和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发展前沿领域和青年网络文化现象,目前已逐渐发展孕育成为北大网络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品牌项目。

?

编辑:凌薇

责编: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立足现实,贴近网络:第35期“青年空间”工作分享会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