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2月8日下午,“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讲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航天英雄杨利伟,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自然科学家王义遒,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金紫荆星章获得者 太平绅士、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前议员陈鉴林,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出席。对话会吸引了北京大学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350余人参加。

邱水平会见王晓辉
在对话会开始前,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英杰交流中心贵宾室会见了来访嘉宾并进行了亲切交流。他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邱水平表示,出席嘉宾均为各行业代表性人物,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今后加强与北大的交流与合作。他还对中国网一直以来对北大的积极报道和支持表示感谢。王晓辉简要介绍了“围炉”讲堂的初衷和未来发展,感谢北京大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将活动一直办下去。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朗朗陪同会见。

合影留念
此次对话会采用现场访谈的形式,由王晓辉主持。各位嘉宾结合自身的成长故事,围绕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经济、航天、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与北大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并就中国今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创新进行了探讨。

对话会现场
作为一名出生铁路世家的铁路人,傅志寰回顾了中国铁路在过去40年的发展变化:第一,运输能力跃居世界前列,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第二,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其中以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为代表;第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客列车卫生条件不断改善,高铁正点率已达到98%,网络售票更好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最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铁路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傅志寰发言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杨利伟感慨改革开放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2003年,他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把11位航天员送上太空。杨利伟介绍,中国的载人航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首先,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天地往返、出舱、交会对接技术等。其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杨利伟回忆,2003年送他进入太空的时候,现场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如今的航天发射场,大部分都是35到40岁之间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再次,形成了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载人航天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很好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体系。他强调,航天精神从战略上讲,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行业里的具体体现,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

杨利伟发言
王义遒用24个字概括改革开放对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扩大规模、调整结构、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均衡布局、提高质量。1978年,中国有37万在校大学生,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接近3800万,其中有200多万研究生。现在,中国有26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一半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日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王义遒表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质,发扬自己的个性,那么国家就一定是一个创新型国家。“我们的教育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王义遒发言
作为经济学家,陈文玲感到特别幸运能够亲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能够在决策服务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言献策、资政启民。她认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物质基础。她用三个标志性数字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6%,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9%的平均水平;第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三,中国的脱贫,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90%,而现在贫困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不到1%,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7.7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陈文玲表示,中国扶贫和发展的经验,给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带来了希望。“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

陈文玲发言
陈鉴林表示,没有改革开放的40年,香港的发展不会这么迅速。“从政治上来说,祖国是香港的大后台;从经济上来说,祖国是香港的大市场。”改革开放初期,香港的很多工厂往内地迁移,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香港企业的竞争力。香港回归之后,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给予了香港大力支持,成功抵御了这场危机。他谈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在贸易、旅游等方面拥有很多好的经验,有机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而且,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未来香港和内地的交往会更加密切。

陈鉴林发言
各位嘉宾还就伴随几代中国人记忆的“春运”“航天精神”“高考”“中国经济”等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在嘉宾们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恢宏画卷在同学们面前缓缓展开。访谈结束后,北大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向嘉宾们踊跃提问。嘉宾的精彩回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将气氛推向高潮。


现场聆听的观众
本次对话会作为中央网信办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系列宣传项目之一,由中国网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网多媒体部和北京大学海外传播中心(筹)承办,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协办。同时,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次活动给予支持。(文/新闻网记者 宁韶华)
延伸阅读:
中国网作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是国家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和重大活动的报道窗口,建有PC中国网、手机中国网及两微一端阵地。目前中国网以10种语言11个文版对外发布信息,访问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VK等开设了多个账号,粉丝数达到4200万,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北京大学向世界讲述北大故事、传递北大声音的重要合作平台。
专题链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摄影:李香花
编辑:麦洛
责编: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围炉”讲堂:唱响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对话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关推荐
- 【圆梦新一代】携笔从戎,军辉闪耀在晋西北高原——记北京大学2016级本科生韩宇皓
- 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议召开
-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北京大学2018级新生“心教育”晚会举行
- 燕园街道召开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部署大会
- 四十年初心不改,新时代砥砺前行——写在《北京大学校报》第1500期发行之际
- 北大师生参加海南省“聚四方之才”推介招聘会
- 教育部直属单位人才交流与就业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 立德树人为本 学术引领未来——北大第一医院举行2018年庆祝教师节暨教学表彰会
- 城市与环境学院举办第四届“北京大学地理·环境讲坛”
- 北京大学院系专职组织员聘任仪式暨培训会举行
- 医学部代表团出访德国、瑞典
- 【2018迎新】留学生办公室开展2018级本科留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
- 陈兴课题组揭示军团菌来源的新型O-糖基转移酶机理
- 第五届亚太地区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大会在北大举行
- 电子竞技与青年工作:第31期“青年空间”工作分享会举行
- 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第182讲:北京地名的那些故事
- 工学院任秋实教授团队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通过验收
- 地空学院2018年本科学术活动报告会暨颁奖典礼举行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