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六位教授获第五期“333工程” 期满考核优秀
近日,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公布了第五期“333工程”期满考核结果,我校王源超、邹建文两位教授获得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考核优秀,李荣、孙少琛、王东波、吴巨友四位教授获得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考核优秀。
王源超,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长期开展作物疫病的成灾机理以及病害控制的新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Plant 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病原菌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入选近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进展”。现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国际卵菌分子遗传委员会执委、中国植病学会卵菌专业委员会主任。
邹建文,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Rice University生态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双博士,江苏省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土壤碳氮过程与全球变化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二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目前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与环境)成员、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等。
吴巨友,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博士后。致力于果树生殖发育与种质创新研究,瞄准梨自交不亲和性导致授粉受精不良而造成产量品质下降的产业瓶颈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梨自交不亲和反应“S-RNase浓度阈值”分子模型。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在Plant Cell、Plant Journa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他引900余次,获授权专利4件,主持制定地方标准2项,参与选育梨新品种5个。入选“国家优青”,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和“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计划或荣誉。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副理事长、国际青年园艺研究论坛主席、SCI 期刊《Molecular Breeding》和《Horticulture Research》编委等。
李荣,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排名2/20)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3/6)等省部级奖励6项。入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和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骨干(A岗);为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PI。
孙少琛,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卵子与胚胎发育的环境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钟山学者学术骨干。在Autophagy、Development等杂志发表论文12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同行专家特邀评论、当选为杂志封面文章,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课题。PeerJ、J Anim Sci Biotech等6本期刊学术编辑/编委,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等多个学会常务理事/委员。
王东波,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被聘为鲁汶大学客座教授。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11协同中心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项目及其他项目共计11项;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奖一等奖。发表SSCI、SCI、CSSCI检索和国际会议论文共一百多篇,刊发光明日报内参一份;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三部。分别获得2018年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20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9年江苏省社科优青等人才计划支持。
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是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苏办发〔2016〕17号)制定,旨在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为实现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校对:谷雨
编辑:胡晓璐
阅读次数: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六位教授获第五期“333工程” 期满考核优秀
相关推荐
- 陈发棣校长调研指导新校区建设工作
- 我校召开第二十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七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 作物表型组学研发中心大楼竣工
- 【防控动态】就业指导“上直播” 校园招聘“不离线”
- 南农张绍铃团队破解高杂合物种单倍型基因组组装难题
- 【防控动态】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校长陈发棣一行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江苏省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在南农召开
- 资环学院生态系统生态学课题组在土壤碳稳定性对全球变化因子响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主持制定的《猪肉中氯丙嗪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团体标准发布
- 南京农业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离校
- 省科技厅调研组考察我校白马基地
- 师说丨特殊时期怎么学?来听我农名师关于学习的“黄金”建议
- 2500多名南农师生集中参观“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成就展
- 南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羊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凝练会召开
- 我校召开1月份学生工作会议
- 九三学社无锡市委、九三学社江南大学来校调研
- 【防控动态】我校教师“学习强国”开讲抗役思政课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揭示大豆进化与驯化的表观遗传调控规律
- 南农牵头制订的国际“肉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
- 南农大与江苏省农科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