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棣校长调研指导新校区建设工作
7月15日下午,校长陈发棣到江北新校区工地调研指导,看望慰问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并在座谈会上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刘营军一同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在四个施工标段,陈发棣逐一查看了各标段施工情况,详细了解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施工工艺、材料选型等情况。他代表学校看望慰问在高温酷暑中坚守岗位的一线施工和管理人员,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在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现场临时办公点,陈发棣看望慰问了学校现场管理人员。
陈发棣认真听取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和参建单位代表工作汇报,对一段时间以来的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对各参建单位辛勤工作和大力投入表示感谢。就下一步新校区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做好“三确保一协同”:一要确保安全,通过规范管理流程、细化管理措施、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各环节、全过程闭环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优化高温环境下作业班组工作安排,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切实关心关爱一线施工人员;二要确保质量,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各参建单位要从设计、施工工艺、施工管理、材料选型等各环节把好质量关,履行好各自施工、监督责任,建设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三要确保进度,通过倒排工期、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等措施,在确保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实现既定的建设目标;四要协同推进,注重各施工标段、各建设专业的协调配合和高效运行,把人员、机械和内外部资源统筹协调好,实现内外协调、一体推进。陈发棣希望各参建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美丽新校园,回应广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热切期盼。
刘营军强调,新校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参建单位要提高工作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各方责任,实现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要求,按计划完成各节点、各阶段建设任务。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夏镇波、党工委书记倪浩,南京建管集团、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全面汇报了工作进展及下阶段计划安排。校长办公室主任单正丰陪同调研。
校对:王璐
编辑:葛焱
阅读次数:16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发棣校长调研指导新校区建设工作
- 上一篇:金善宝书院夏季小学期开班
- 下一篇: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派团来校洽谈合作
相关推荐
- 我校刘裕强教授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金融学院学科发展咨询会议顺利举行
- 植物保护学院举办院庆纪念活动
-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学生来南农报到 开启NAU新生活
- 学校召开援派挂职干部座谈会
- 南京农业大学等离子体工程研究院揭牌
- 听菊语,懂秾情:校长陈发棣与资环学院资环171班开展班团活动
- 前沿 | 农学院多倍体团队揭示玉米自交衰退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学校召开第十二届党委第一轮巡察组组长座谈会
- 2019学校十大工作进展
-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来南农调研指导
- 前沿| 信息管理学院黄水清教授团队研制完成后生动物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分析平台
- 我校与阜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南农大阜阳研究院
- 学校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 “记忆、口述史与民间叙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农举行
- 校长陈发棣走访调研部分学院和单位
- 荷兰北布拉邦省副省长代表团来访我校
- 我校举办知识产权创新大会
- 前沿 | 房婉萍教授团队揭示茶园间作绿肥对土壤多功能抵抗力提升的重要机制
- 我校参与共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