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在南农召开
为切实发挥好乡村振兴专咨委决策咨询作用,为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出思路、提举措和谋发展,9月4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与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活动,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乡村振兴专咨委副主任季辉、省委农办副主任、乡村振兴专咨委副主任杨天水、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利根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季辉主持。
会上,徐鸣、温铁军、董峻等8位专家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环境、思路、任务提出了切实的意见建议。
江苏省委原常委、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鸣针对苏北农村住房、江苏农民收入、打工经济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江苏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富民,要从打工经济走向创业经济,家庭农场要有新政策、农村电商要有新举措、乡村振兴要有新理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温铁军认为,我们需深刻认识国内外新形势,当前已经作出了方针性调整,就是以外需转变为内需为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思考三农问题,包括农业过剩,结构性改革等。未来农业农村发展要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就是用“两山”理念指导乡村振兴,从平面资源转向立体资源,让农民得到财产收益。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农业生态组首席记者董峻从新华社三农记者的角度来探讨乡村振兴,针对三农突出短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几个重点(粮食安全,农产品供应,绿色发展、农村改革),提出了几项思路,视角新颖。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张鸿雁结合学界经典理论与国外大量案例,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于解放思想,“十四五”城乡融合关键就是产业与就业为核心。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陆玉麒从江苏乡村振兴的实践、基本标志与基本路径三个方面,认为乡村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和土地制度问题,基本路径应该是提高生产效率、传承农耕文明。江苏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陈汝军回顾农民工不同的历史阶段,认为农民工群体将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伴随着经济社发展,农民工群体将逐步分化,或转变为市民、或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或者从事其他职业;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农民工政策着力点。省社科院农发所所长、研究员徐志明结合长三角一体化,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体现区域特色,要遵循一般规律和底线思维,因地制宜推进。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朱晶结合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着重讲了粮食安全进入新阶段,开放环境下的全新挑战,“不确定”条件下的“定力”应对三个方面。
陈利根教授作总结讲话,“农民的‘金扁担’就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专家学者的‘金点子’”,陈利根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国内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化的后疫情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拓展期。本次研讨会的适时召开,是专家们共同面对新时代新发展的深度回应。陈利根表示,研讨会内容丰富、主题聚焦、效果显著,专家们围绕各自领域,关注最新形势,将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切中了三农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
陈利根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针对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以科技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化”,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大力提升科技化生产力,抢占智慧农业农村制高点。
二是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一方面,要重新认识农业的重要性,在做出有保障的产品贡献的基础上,强化生态、康养、人文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基于多功能循环农业形成内循环圈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做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农村家园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始终坚持立农为农,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要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要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
季辉在主持中介绍,为应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加快推进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发挥智库的重要作用,依托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围绕三农重点研究领域打造研究基地。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是我省首批9家新型重点高端智库之一,今年4月初,省农业农村厅和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服务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决策咨询。
季辉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底应该“新”在何处?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江苏的四化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专项规划还相对陈旧;“农村现代化”亟待研究探索适合江苏实际的农村治理“新模式”;“农民现代化”的定位尚不清晰;“城乡一体化”该如何科学衡量城乡之间的差距水平,如何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有待破解。季辉希望省农业农村厅能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相关领域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研讨,共同为江苏的四化建设提出新名词、新思路和新举措。
编辑:
阅读次数:13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江苏省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研讨会在南农召开
相关推荐
- 我校成果摘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 我校科技特派员组织工作获科技部通报表扬
- 南京农业大学苏克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单位揭牌
- 2019年全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培训班在南农举办
- 沈其荣教授课题组在枯萎病土壤微生物特征解析及发病预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学报(社科版)连续入选江苏省优秀社科理论期刊资助名单
- 我校召开新任职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议
- 《园艺研究》期刊影响因子首次破6 居SCI园艺分区第一
- 学校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农业农村部肉及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实现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立项“零突破”
- 我校3个基地获评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 南京农业大学等离子体工程研究院揭牌
- 校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标准化建设
- 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教育厅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
- 我校在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摘得6项特等奖
- 学校召开东海校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 武装头脑 凝聚精神 鼓舞干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宣讲掀起南农校园理论学习新热潮
-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 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在宁召开
新闻公告
- 校长陈发棣调研走访相关学院 03-16
- 我校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03-16
- 南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03-14
- 南农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12
- 《中国农史》《中国农业教育》召开校内编委会会议 03-11
- 校长陈发棣赴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03-11
- 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03-11
- 南农与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03-11
- 南农与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10
- 南农送挂职干部赴共建先行县兴化市挂职 03-10
高考招生
- 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