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延揽学术资源,营造发展软环境——2019年文学院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侧记

2020-01-1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2019年是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年,以此为契机,兰州大学文学院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积极投入,成果显著。学院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大。本年度文学院共举办国内学者学术前沿单场、系列讲座152讲,学者到访84人。举办、协办国内学术会议15场,参会人员来自国内21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者包括本院及外语、艺术、历史等院以及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兄弟院校教师,本院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萃英学院人文班学生,参与交流的总人数超过4000人次。

复旦大学黄霖教授为文学院研究生和萃英学院学生开设讲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和典型人物形象评选与表彰大会现场

二、与国内一流学术机构、一流学者的联系加强。本年度,文学院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位学者来校讲学。其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北京大学程郁缀、钱志熙、廖可斌、杜晓勤教授,南通大学周建忠教授,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法教授,安徽大学丁放教授,山东大学张平教授,四川大学张弘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惠敏、丁国旗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厦门大学王烨教授;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中央民族大学毕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大先研究员;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教授;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优秀剧作家有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先生,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先生,著名编剧赵葆华先生;影视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复旦大学周斌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先生,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强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李晓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卫防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吉德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杨晓林教授等。学校师生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明清小说研究》》《电影新作》《民族艺术研究》等知名媒体、学术杂志展开了交流与合作。

金元浦、金惠敏、丁国旗、刘大先、李蓝、廖可斌等教授开设讲座

三、举办多次高级学术会议和论坛,社会反响强烈。2019年9月,学院主办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和典型人物形象评选与表彰大会”,本次评选活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电影故事片中评选出了《上甘岭》《青春之歌》《三毛流浪记》《孔繁森》《梅兰芳》《战狼2》等70部优秀电影剧本和每部剧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评选结果发布之后,《经济日报》《文汇报》《湖南日报》等重要报纸,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等90余家网络媒体先后予以报道,为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献上了丰厚的礼物。文学院还举办了以地方文化、方言、本土文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如“《西北文化资源大典》出版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陇右唐诗之路学术研讨会”“语言接触与西北汉语方言的演变论坛”“首届甘肃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鲁迅文学院甘肃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等,为甘肃省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四、讲座内容紧扣学术前沿,拓宽了学术发展空间。本年度开设讲座的国内学者既有知名的耆老善宿,也有目前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复旦大学苏杰教授来学院讲解西方古典学中的校勘学,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细析艺术学理论前沿;西北师范大学马世年教授详解新“韩(非子)学”,首都师范大学易晓明教授讲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清华大学陈永国教授分析第三世界与第三世界文学,《南方文坛》编辑部主任曾攀编审评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这些讲座内容新颖、思维活跃,其主题分别与文学院不少中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耦合,讲者与听者研讨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创新气氛。

苏杰、林少雄、易晓明、陈永国、曾攀等教授开设讲座

五、多位知名校友返校开讲。文学院紧抓2019校庆年机遇,邀请学术界的知名校友返校进行学术交流。这些校友或曾执教于此,或曾受教于此,学术工作和学术风格深受到文学院学术传统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赵学勇教授开讲乡土小说研究、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开讲当代经典小说分析、上海大学陈晓兰教授开讲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苏州大学曾维刚教授开讲两宋文学研究,内容大都是他们在文学院执教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自然延伸。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所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讲座、中央财经大学魏鹏举教授所作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讲座、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所作的“文艺阐释与审美能力”讲座,则与他们在校期间钟爱的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化和文艺学方向有紧密的联系。通过与这些校友的交流,文学院师生不但获得了学术前沿的信息,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本院学术传统延续发展的可能。

兰州大学校友赵学勇、刘俐俐、陈晓兰等教授开设讲座

兰州大学校友方铭、魏鹏举、刘旭光等教授开设讲座

六、多位院内教师外出参加重要学术会议。2019年,文学院教师以团队和个人方式积极参加了多场国内重要会议和论坛。李利芳教授参加“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二十次会议”,庆振轩教授及高璐、张馨欣等青年教师共同参加了“第23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敏春芳教授组织师生共同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东西对话——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西北方言和东南方言研究论坛”。一些教师参加了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年会,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中国民俗学会年会”“中国高等教育影视专业委员会21届年会”“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高峰论坛”“中国文学评论学会年会”等。在系列学术会议中,文学院教师积极参与互动,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扩大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是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形成良好创新氛围的基础,也是提升办学水准、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辅助条件。2020年,文学院将继续沿着学术交流“重视质量、促进发展、扩大影响”的方针,延揽学术资源,拓深学术局面,营造学科发展软环境,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延揽学术资源,营造发展软环境——2019年文学院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侧记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