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来兰州大学作系列学术讲座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萃英学院邀请,11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廖可斌教授在文学院和萃英学院作了“回归文献本身 感受文学之美”系列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魏宏远副教授主持,文学院、萃英学院师生和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李成林、韦运韬等老师参加了讲座。
14日晚,廖可斌教授在榆中校区天山堂A404教室作了以《谈谈欣赏古代诗文的方法》为主题的讲座。廖可斌教授认为,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要从“文本—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方面入手,运用“感受、想象、分析、考证”四种方法。廖教授以柳永《望海潮》为例,带领大家从文本、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用感受、想象、分析、考证四种方法进行细读。廖可斌教授强调,读北宋词,特别是读柳永的词时,一定要注意词的音乐性,要按歌曲的特点和规律理解词。词与诗的主要区别在于词主要诉诸人的听觉,诗主要诉诸人的视觉,因此,词的写作要特别注意每个字词的声、韵、调。柳永堪称是歌词创作的天才,这与他长期听歌度曲不无关系。
15日上午,廖可斌教授在城关校区西区观云楼813教室作了《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应具备的三种意识》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他提出作为一个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具备“文献意识”“理论意识”“写作意识”。“文献意识”必不可少,一切有价值的研究,都是从扎实地阅读文献开始。“理论意识”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钥匙,只有具有理论意识,我们才能对文献作出充分的解读,对文献进行合理的利用。学者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从事学术研究还应具备“写作意识”。廖可斌教授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的问题不是一回事,论文的题目要能够反映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角度。文章写作要以问题为核心,以逻辑为线索。语言表达需要注意四个基本原则:准确、规范、简洁、有力。学术文章的材料要实在,观点要明白,条理要清楚,语言要干净。
本次系列讲座为学生学习、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廖可斌教授在“如何学习古代文学”这一常见话题上提出了新观点,他以从微观透视宏观、从宏观审视微观的文化视野,用切身体会向同学们说明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启发同学们在古代文学中认识人性、人生、人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见微知著。两次讲座学术气氛浓厚,讨论踊跃,对推动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来兰州大学作系列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落幕
- 兰州大学多位校友当选或新任省部级领导干部
- 悟思想?开新局——基础医学院召开工作例会,传达学习暑期工作会议精神
- “新”运有你?“闻”道而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2020级本科新生到来
- 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 《伊利亚特》的台前与幕后——英雄史诗的当代映像
- 深化改革 凝聚共识 砥砺奋进——体育教研部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 大气科学学院邀请校友张中锋做客 “观云讲坛”
- 兰州大学胡斌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受邀在甘肃大剧院演出
- 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代表甘肃大学生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武术(大学组)比赛中勇夺首金
- “惠风核畅 青春起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
- 陕西省作协李国平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三走进”系列报道】——走进学生生活 共谱宿舍文化
- 严纯华:如何做好“院长”——兰州大学“深化改革 以本为本 培养一流人才”暑期专题研讨班系列报道之二
-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平流层极涡影响北半球极寒天气的特征和新途径
- 美国国际学校刘志刚老师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召开2020年“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启动会暨“项目指南”宣讲会
- 兰州大学新增四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草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召开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