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来兰州大学作系列学术讲座

2019-11-18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萃英学院邀请,11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廖可斌教授在文学院和萃英学院作了“回归文献本身 感受文学之美”系列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魏宏远副教授主持,文学院、萃英学院师生和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李成林、韦运韬等老师参加了讲座。

14日晚,廖可斌教授在榆中校区天山堂A404教室作了以《谈谈欣赏古代诗文的方法》为主题的讲座。廖可斌教授认为,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要从“文本—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方面入手,运用“感受、想象、分析、考证”四种方法。廖教授以柳永《望海潮》为例,带领大家从文本、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用感受、想象、分析、考证四种方法进行细读。廖可斌教授强调,读北宋词,特别是读柳永的词时,一定要注意词的音乐性,要按歌曲的特点和规律理解词。词与诗的主要区别在于词主要诉诸人的听觉,诗主要诉诸人的视觉,因此,词的写作要特别注意每个字词的声、韵、调。柳永堪称是歌词创作的天才,这与他长期听歌度曲不无关系。

15日上午,廖可斌教授在城关校区西区观云楼813教室作了《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应具备的三种意识》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他提出作为一个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具备“文献意识”“理论意识”“写作意识”。“文献意识”必不可少,一切有价值的研究,都是从扎实地阅读文献开始。“理论意识”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钥匙,只有具有理论意识,我们才能对文献作出充分的解读,对文献进行合理的利用。学者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从事学术研究还应具备“写作意识”。廖可斌教授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的问题不是一回事,论文的题目要能够反映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角度。文章写作要以问题为核心,以逻辑为线索。语言表达需要注意四个基本原则:准确、规范、简洁、有力。学术文章的材料要实在,观点要明白,条理要清楚,语言要干净。

本次系列讲座为学生学习、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廖可斌教授在“如何学习古代文学”这一常见话题上提出了新观点,他以从微观透视宏观、从宏观审视微观的文化视野,用切身体会向同学们说明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启发同学们在古代文学中认识人性、人生、人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见微知著。两次讲座学术气氛浓厚,讨论踊跃,对推动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来兰州大学作系列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