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美国国际学校刘志刚老师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0-10-22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10月20日上午,美国印第安纳国际学校中文教师刘志刚在兰州大学本部观云楼501教室,作了题为《路在脚下——汉教专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规划》的讲座。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2020级全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原梅副教授主持。

刘志刚讲述了他的求学之路和工作经历,也介绍了他编写的《麻辣汉语》《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手记》等著述。他就“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师”这一问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他说,每一位汉语教师都有其独特性,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对汉语教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关于如何做好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管理,他认为,课堂管理实际上一种人际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他通过展示他在美国的汉语教学片段,向同学们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仅仅是老师”,只有真诚的接纳与理解,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课堂,喜欢上汉语。

刘志刚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不同类型汉语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做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中国国内高校的专职教师与汉语教学机构的专职教师,应该具备“课程设计能力”“知识结构”和“积累和总结能力”;在海外中小学任教的老师,应该重视“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中华才艺”,因为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直观的才艺展示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效率;而对于国家汉办公派和专职汉语教师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大的适应能力”和“视野拓展的意识和能力”是必备的素质;国际学校的中文教师,则需要重视“强大的英语能力”、“IB课程知识”和“沟通能力”。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职业规划、专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刘志刚对同学们的困惑做出了详尽的回答。“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做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对外汉语教学的道路很广,关键是看有没有热情、激情和毅力去探索,他的回答激发了同学们的信心,大家对汉语教育事业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郭茂全在总结中说,刘志刚老师充满激情、热情和深情的讲座,带给了学生很多思考,希望未来与他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原梅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需要具备信心、热情和才能,希望同学们可以相互勉励,保持学习的热情,汉硕人永远都在路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美国国际学校刘志刚老师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