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台东大学陈锦忠教授来兰州大学作学术交流

2019-11-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台东大学陈锦忠教授于9月30至11月2日来兰州大学作短期学术交流,与兰州大学敦煌学、儿童文学等领域的专家作了学术讨论,并为本科生、研究生作了学术讲座。

10月30日上午,陈锦忠教授在兰州大学一分部逸夫文科楼315教室为文学院研究生作了题为《儿童图画书中的图像艺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教授主持。

陈锦忠教授介绍了图像艺术的解读方法,以图像符号、造形符号双重分节来解读图像,强调了造形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陈教授认为,不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色彩、线条、肌理等可构建出不同的造形,能传达给观看者不同的艺术感受。他以多种类型的儿童图画书为例,展示了强调图像的图画书、强调造形的图画书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图画书,为同学们分析了图像与造型的此消彼长。通过讲座,同学们增强了对图画书图像的认识和解读能力,拓宽了儿童文学的研究视野。在交流互动环节,陈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例子,对提问作了详细解答。

10月31日下午,陈锦忠教授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305教室为本科生作了题为《儿童图画书中的编码化图像》的讲座,文学院龙伟老师及2019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主持。

陈锦忠教授以三张不同风格的图画来阐释构图问题,借此引入“图像编码化”的主题。陈教授从肖像性与编码化、辨识符码属性及同构、不同编码方式和编码化程度等方面展开讲解,重点讲述了儿童绘本中的图画所具有的单位分节、固定视角、定型模组、秩序系统等特性。陈锦忠教授通过举例从单位阶层与肖像性角度进一步解释了编码化图像的成形方式、纹理变化、组合构图等内容,并指出其与超现实主义的非编码化图像的区别,提出了“儿童图画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编码来完成的”的观点。在讲座中,陈锦忠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切入,论述了图像编码的要素、规则和组合方式等内容,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同学们带入儿童图画的世界。陈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陈教授现任教于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先后毕业于意大利国立米兰艺术学院、西班牙国立塞维亚大学,获得艺术博士学位,在图像、图画的文体和修辞、视觉符号学、图像制作等领域均有较深入研究。系列讲座不仅有利于增加同学们对儿童图画书的了解,丰富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后续文学创作的发展,为同学们未来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台东大学陈锦忠教授来兰州大学作学术交流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