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问答(学生版)

2019-10-29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 什么是认证?

认证是指由外部专家通过现场考察某一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或达到)认定的标准规定的要求。认证是外部质量保证制度。

  • 什么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或差距,指出改进医学教育的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医学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依据标准对学校医学教育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诊断”,查找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明确改革方向。

意义: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促进创新发展,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信誉。

  • 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部门、认证机构及认证依据是什么?

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部门是教育部,认证机构是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认证依据是《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程序

认证工作包括学校自评、专家组现场考察和学校整改提高3 个阶段,具体有8 个步骤:①学校提出申请并获批;②组织动员和宣传;③撰写并提交自评报告;④商定专家组组成和进校考察具体时间;⑤专家进校现场考察;⑥专家形成认证报告;⑦工作委员会做出认证结论;⑧学校提交整改进展报告。

  • 现场考察

(1)听取校长报告;(2)召开各类座谈会;(3)进行教学观摩;(4)进行现场走访;(5)查阅教学资料;(6)反馈认证意见。

  • 师生座谈会

教师、管理人员要了解和熟悉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势和亮点、不足和缺点、对策和目标三个方面。学生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缺点和不足、今后的发展规划三个方面。

  • 专业认证考察的重点是什么?

(1)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上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上倡导以PBL为代表的学生自主学习,考试方法上实行形成性评价,教育技术上推行基于web的网络学习)。

(2)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的定位。

(3)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评价。

(4)专业课程体系与改革的评价。

(5)专业建设各利益方的参与。

  • 认证结论有哪几种? 

①完全认证:教育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符合《标准》的要求。认证有效期限为8年。②有条件认证:教育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专家组视具体情况确定认证有效期限,一般为 3-6 年;③不予认证:教育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本标准以修业五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适用对象,只对该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

  • 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评估区别?

 

专业认证

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

接受学校

主动、自主选择

被动、指令性

申请

需要

不需要

认证过程

简单、公开、透明

听取报告、座谈会、考察

大量材料(资料、试卷等)准备、听课、考核、座谈会、查看教学条件

进校考察期间

宽松、正常状态

紧张、注重氛围

专家离校后

扎实整改、工作量大

结束、皆大欢喜

专家组对学校

信任、平等

审校(资料、试卷等)

反馈

肯定成绩、重点找出不足

以成绩为主、不足为辅

 
  •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共35条),其中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条)、知识目标(10条)、技能目标(13条)。

第二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共44条),其中宗旨及目标(4条)、教育计划(11条)、学生成绩评定(4条)、学生(4条)、教师(2条)、教育资源(6条)、教育评价(4条)、科学研究(3条)、管理和行政(4条)、改革与发展(2条)。

医学教育中强调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职业道德等领域。

  • 本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 《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哪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

  • 《标准》中明确了哪几方面人员在课程计划制定方面的重要地位?

《标准》提出了课程计划从制定到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重要地位。

  • 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包括什么?

包括形成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价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

  • 《标准》对提供学生的支持与咨询服务有什么要求?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学生提供必需的支持服务。

(2)必须就课程选修、成绩评定向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就业、生活、勤工助学等方面予以指导。

  • 对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有什么要求?

(1)医学院校必须吸收和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

(2)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指导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所。

  • 《标准》对利益方参与教育与教学评价有什么要求?

(1)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必须有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参与;

(2)教学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

  • 《标准》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有哪些要求?

(1)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2)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

  • 学校认证申请与获得批复时间?

我校于2018年5月向国家教育部认证委员会秘书处提出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申请。2019年3月,教育部认证委员会正式回复同意我校的认证申请,确定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11月14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问答(学生版)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