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校友马巍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作“开学第一课”首场报告
10月19日下午,经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黄宁教授推荐,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兰州大学1981级力学专业杰出校友马巍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开学第一课”作首场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张虎元教授主持,学院2019级全体新生以及部分高年级学生参加本场报告会。
当马巍步入报告厅时,全体参会学生起立以热烈掌声欢迎学长回家,向为我国冰川冻土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马巍的报告以《我国冻土工程研究的主要进展》为题,从介绍冻土特点与冻害特征切入,引出我国科学家们通过辛勤勘察、实验、模拟等手段已解决的一些难题,他表示中国能在国外许多教授不看好的冻土领域有重大突破,是众多研究员不断坚守、努力的成果。马巍在报告中说到,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在多元化的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开拓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因现代许多现实问题会涉及到其他学科领域,例如冻土问题不乏热学、力学与工程材料的知识,同学们也需要在课余时间涉猎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培训有助于专业研究的各项技能。马巍不仅以自己参与的冻土区国家级重大工程—青藏铁路的科研思路为例:在青藏铁路的研究过程中,他们的科研团队突破传统设计原则,提出“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研究模式,确保了青藏铁路的安全施工,表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还通过所参与的“中俄输油管道工程”“哈齐高铁工程”等项目分享他在科研生涯中的切身体会,告诫青年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骄傲自满,勤奋刻苦,每件事从点滴做起,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现兰大人“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风骨。此外,马巍以自身学习经历指出初入大学时,大学生都会有迷茫的阶段,但在这过程中,青年学生一定要恪守自身,找到感兴趣的方向,脚踏实地,向着选择的人生道路一直走下去,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报告最后,马巍列举了一些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冻土问题。他表示,工程操作后发生的次生灾害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研究防治次生灾害的措施是现在冻土领域中的一项热点难题,并告诫参会的青年学生,大学与高中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本科时期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解决现实问题的,但期间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却是学生达到人生高度的重要标准,目前的冻土难题可能将被正在本科阶段的你们所解决。报告会期间,高潮迭起,掌声热烈。
报告结束,马巍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详细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勉励同学在兰州大学好好学习,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贡献。之后,学生代表向马巍献花,衷心感谢马巍研究员百忙之中前来榆中校区为青年学生作报告,并邀请其与参会同学一起合影留念。
此次报告是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开学第一课”的首场报告,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今后学院还继续举办以学院专业发展、校院规章制度、大学学习常识等为内容的“开学第一课”报告,协助学校完成美好大学生成才培养。
据悉,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具有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今年,在往年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一是在8月初为部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送录取通知书并进行了家访,勉励他们不负父母培养、学校期望,努力成才回报国家社会。二是在学校的迎新系统中进行入学前教育的网上课程教育,为其大学期间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三是宿舍舍友可在网上进行自主选择,让更多相同兴趣爱好与生活作息一致的同学组成“团结友好”宿舍,为大学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氛围。四是学院为新生隆重举办新生开学典礼,为每一位新生佩戴校徽,发放导师手册,让新生在入学时就增添了一份校院荣誉感。五是在新生入学时就为其配备了学业导师,及时解答新生在未来大学四年学习中的困惑,助力他们学好专业知识。
相关链接:
马巍,男,1963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所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冻土协会中国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长、甘肃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冰川冻土》杂志编委、《土工基础》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冻土力学及冻土工程研究工作。多年来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还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是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青藏铁路首席科学家,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奖3项(特等奖1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译著10余部,参编国家和行业规范4部,获发明专利19项。培养硕士生6人、博士生12人、博士后3人。
在冻土强度与蠕变、深土冻土力学、冻土细微结构以及冻土区道路修筑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冻土破坏的抛物型屈服准则、冻土蠕变的的渐进屈服准则,以及冻土的综合变形方程,发展了深部冻土力学的研究;2)将“电镜-复型”技术应用到冻土蠕变研究,发现蠕变过程主要受控于冰晶基面沿剪切方向定向的粘塑流动,提出了冻土蠕变过程中冰相应力变化的分解模型;3)提出了冻结竖井中底鼓问题的计算模型及人工冻结深基坑支护中计算冻结墙厚度的“薄板”模型;提出了冻结壁最大变形下移的方程,校正了工程界长期沿用的“最大变形位于井壁上部三分之一处”的片面结论;4)首次将CT技术应用于冻土细观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在冻土变形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现象—结构的强化和弱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冻土蠕变的破坏机理奠定了基础。此成果1993年获亚洲地区CT技术应用十大科技成果之一。5)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首席科学家,提出了实现冷却路基、积极保护多年冻土设计思路的工程措施实施方案,搭建了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程平台,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筑路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提出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实现了青藏铁路从静态向动态设计的重要转变,成为青藏铁路工程的新设计理念;提出各种工程措施的设计参数、适用范围及对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提出了青藏铁路数字路基应实现集冻土预测、工程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信息化铁路的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为青藏铁路运营和维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兰州大学校友马巍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作“开学第一课”首场报告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17人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优秀青年文化人才
- 学校领导在教师节看望慰问党外教师代表
- 兰州大学召开2017年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及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 兰州大学文学院举行博士生学术沙龙启动会
- 兰州大学五院联合研究生元旦晚会精彩上演
-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在校生和校友积极投身参与疫情防控
- “相约二零,欢庆元旦” ——艺术学院举办2020年研究生元旦联欢会
- 【治学大家谈】李吉均院士:非常时期与学子共勉
- 科技园公司召开2021年目标任务百日攻坚暨公司绩效改革动员大会
- 兰州大学贺金生课题组发现气候变化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林严冬作品入选第五届德国莱比锡国际海报展
- 百余幅校训、学风书法作品祝福母校兰大112岁生日
- 沈阳高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暨筹建沈阳分盟签字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
- 兰州大学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举行
- 兰大健儿志高远,拼搏协作勇争先——兰州大学举行2019年新生体育运动会
- 德国哲学家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学术论坛
- 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迎评促建会议顺利召开
- 兰州大学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创佳绩
- 农工党兰大委员会副主委刘立善荣获“农工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 西安交通大学霍士富教授应邀来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