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团队”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因其理想的禁带宽度、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和优异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等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在光照、电场、水分等作用下容易分解,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相比之下,无机钙钛矿具有非常优秀的热稳定性,目前抑制其热力学相变是推进其应用化进程的关键。近几年,基于无机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靳志文教授于2018年成立的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团队针对无机钙钛矿晶体结构的构筑、载流子传输性能的调控及器件结构的构建等方面与陕西师范大学及国家纳米中心合作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前期的研究中,团队通过中间体制备出亚稳态的γ-CsPbI3晶体,并通过苯乙胺碘添加剂制备出结晶质量优异,相稳定性好的γ-CsPbI3钙钛矿材料。最终得到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15%以上(Nat. Commun. 2018, 9, 4544)。在此基础上:(1)团队通过向晶体中引入卤素,调节薄膜结晶过程,使薄膜的结晶性和光电性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了大于17%的效率(Nano Energy 2019, 58, 175-182; Chem. Mater. 2019, 31, 6231-6238)。(2)在结构设计方面,利用大分子基团的碘盐,在电池结构中形成梯度能级结构提高对载流子的收集,修饰薄膜表面减少器件工作过程中环境里的水及传输层内的离子扩散对器件的破坏,并进一步减少器件开路电压的损失,将电池效率逼进S-Q限制(Adv. Sci. 2018, 5, 1801123; Solar RRL 2018, 2, 1800216)。(3)考虑到全太阳光谱的不完全利用,尤其在紫外及红外光部分制约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引入上转化材料(Nano Lett. 2019, 19, 1796-1804),下转化材料(J. Mater. Chem. A 2019, 7, 5740-5747)及调整玻璃的雾度(Phys. Status Solidi A 2019, DOI:10.1002/pssa.201900602)来减少太阳能能量损失并提高其有效的光谱利用率。
最近,他们通过使用具有芳香族的势垒分子PEA+去调控γ-CsPbI3的维度,实现其维度在二维、准二维和三维之间自由切换,并发现在n = 40时的准二维结构中,观察到它的结晶取向性好,并且呈现出与三维γ-CsPbI3钙钛矿媲美的载流子参数。最终获得的器件具有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及极端环境的稳定性(Adv. Energy Mater. 2019, doi.org/10.1002/aenm.201902529)。基于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他们受邀在Angew. Chem. Int. Ed.杂志上以“All-Inorganic CsPbX3Perovskite Solar Cells: Progress and Prospects”为题撰写综述性论文,对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与讨论,并对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5596-15618)。
新闻背景:
靳志文教授于2007年至201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于2011-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作为引进人才到校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的合成,薄膜光电器件的制备及半导体器件物理的研究。在Joule,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Nano Lett.,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ACS Energy Lett., Adv. Sci., Chem. Mater., Appl. Phys. Lett.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
(文:靳志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团队”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相关推荐
- 集思学院负责人一行来兰州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
- 大气科学学院相关人员赴河北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并走访校友
- “青春启程,筑梦‘兰’图”——兰州大学举行2021年迎新晚会
- 兰州大学举行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
- 栉风沐雨自强不息,高歌凯进独树一帜——兰州大学2017年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 兰州大学新增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子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关‘健’有你”青年健康演讲大赛中荣获佳绩
- “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高级研修班开班
- 知行合一 不负韶华——兰州大学文学院举办对口通渭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志愿者教师线上岗前培训会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选育的6个新品种通过甘肃省草品种审定
- 牛津大学梁曦博士做客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
- 百十华诞逢盛世 校友返校忆青春——基础医学院开展多项校友活动喜迎校庆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学子在甘肃省高校首届文旅IP大赛中取得佳绩
- 传媒学者陈响园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经济学院召开第一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全院教职工大会
- 兰州大学第十期学科交叉论坛——“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临床与应用工具开发”学术论坛召开
- 北京师范大学张德建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 《千万分之一的你》在第三届“你好,新时代”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中获奖
- 公共卫生学院与基础医学院签署兼职硕士、博士生导师聘任合作协议
-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作线上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