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兰州大学举办第七届“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2022-03-07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3月5日上午,兰州大学第七届“萃英人文学术沙龙”在城关校区西区贵勤楼A417举办,主题为“‘七普’与中国社会”。沙龙邀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西北人口》常务主编贾洪文作为引言人,甘肃省统计局人口处副处长姚洁、甘肃省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西北人口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刘红亮、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子量、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胡晓斌教授、法学院杨彦虎博士等作为特邀专家,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詹建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韦明副教授、哲学社会学院方锡良副教授、管理学院李一男副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李勇进博士、《西北人口》吴继煜副编审参加。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基于此背景,贾洪文的引言首先对“七普”公布报告中人口总量、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特殊研究方向予以说明,针对我国人口政策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人口政策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差异表现出老龄人口问题、少子化问题、户别数下降等主要问题进行了阐释。

贾洪文简要介绍了人口学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现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学者研究方向拓展,人口学与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卫生、法学、人类学、历史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人口与健康问题、人口大数据预测问题、人口与社会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姚洁就人口普查基本内容、“七普”相较“六普”数据获取方式的区别及改进、 人口形势三方面介绍了“七普”人口数据。马子量结合长期奔走甘南地区的田野工作经验,关注中国及甘肃省少数民族人口及未来发展问题。刘红亮、胡晓斌、吴继煜从生命周期与社会管理角度对人均预期寿命数据的收集方式与数据变化探讨分析。詹建以“人口大数据”为着眼点,提倡通过数据挖掘使研究结果显性化,在此基础上多学科合力参与政策制定,提出内参建议,推动科研项目启动与成果产出。李一男、方锡良、马子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与客观数据相对的生育意愿、幸福感等主观问题的调查方式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交叉方面深入讨论,表示希望就该交叉领域课题展开进一步合作研究。

本次沙龙紧紧围绕“七普”数据报告与普查方式手段,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七普”背景下可能的社会问题和未来走向充分探讨,激发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思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兰州大学举办第七届“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