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远方的亲人请放心,我在榆中挺好的

2021-11-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疫情当前,同学们有很多话想对千里之外的家人说,他们将浓浓的思念汇聚成一纸家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家书叭:

致千里之外的亲友

亲爱的你们:

望见字如面。

十一月如期而至,阳光也未缺席。自兰州突发疫情,我收到许多跨越时空的忧心和挂念。而今一切安好,愿你们安心。

受疫情影响,我校教学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得益于高中那段网课时光,我较快地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老师们会提前准备教案,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收集并解答大家的问题,同学们会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反馈.....师生紧密联系高度配合。取消堂食后,我们自觉测量体温,进行消毒,自带餐具……学工组老师每周会进入学生宿舍关注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状况,表达对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在核酸检测场还是食堂,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为同学们服务。而同学或者舍友间相处也十分和谐,会互相答疑,共同解决生活问题……

在疫情防控上,我校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为师生的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分学院分时间,多批次多频率,高效率进行核酸检测;通过无人机和人工分别从空中,室内进行多次消杀,同时动员学生积极应对疫情,宣传科学思想正能量,为学生提供安全自习环境并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一切都安然而有序地进行着,感谢兰大给每个学子充足的安全感。阴翳总会散去,我们坚信,疫情会被聚拢的人心打败!

勿牵。

此致

敬礼!

2021级物理类2班李蕊

2021年11月2日

写给爸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妈:

今天早上,兰州十余天来第一次无新增确诊病例,笼罩在金城上空的乌云也渐渐散去了。回想起来,距离暂停线下教学也已十二天了,我的情绪从最开始的不安、焦虑到现在的平稳,线上教学的模式也已经轻车熟路,我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十二天,在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只不过是日历上普通的十二个数字罢了。但对于兰州大学,却显得不是那么平凡。自21日封校开始,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次核酸检测。回想起第一次核酸检测时,大家都没有经验。82个人的班级在十五分钟内集合清点完毕,并不是易事。所幸我们的班干部组织能力强,同学们团结一致,集合整齐迅速,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集体核酸检测的任务。

随着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图书馆自习室暂停自习服务,我的生活也变成了食堂与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大家都带上了口罩,现在在路上偷偷看美女帅哥也变成了奢望……对于我这种足球迷来讲,周末=踢足球+综合楼鸡公煲+柠檬水+看球赛+实况足球=快乐。显然,快乐少了一半。偶尔在网课时拿起手机划划水,也要面临被辅导员突袭的风险……不过每天早上能多睡半个小时,不用刷牙洗脸就可以学习,还是非常快乐滴!

一日与我高中同学(今年考入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闲聊,她对我说:自从第一次通宵核酸检测开始,她们就组织了培训,第二天早上就奔赴前线了。她也很有感触:“未上一线时,我的内心是很担忧的;但我出发后,只有义无反顾。工作很累,身体很疲惫,但对学校、对兰州抗疫能做出一份贡献,是一件终生难忘的、很有意义的事。”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兰州又名金城,何谓金城?地势险要、固若金汤之意。一个英雄般的城市又怎么会被疫情打败呢?

2021级物理类3班陈昱玮

2021年11月2日

一封家书

亲爱的父母:

最近身体无恙否?

该从何说起呢?在动笔写下这封家书前,我已泪流不止,手中的笔不自主地颤抖……我忘记不了那个六月的酷暑,忘记不了那年挥洒的汗水,更忘不了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的失落,不甘……填志愿时,我填上了兰大,你们曾不断阻止我,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有哪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呢?谁又会像至亲之人那般照顾呢?

10月23日,那是一个雨天,在灰暗的晚上,微信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原来是你们。我知道,这时兰州疫情全省告急,你们的孩子还好吗?

爸妈,儿子好着呢。为了确保全校师生和校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学校里及时下发了通知,线下学习全面转为线上,食堂禁止就餐,餐饮带回宿舍。老师们仍然兢兢业业地授课,同学们依旧聚精会神地听课,辅导员还是事必躬亲地关心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大家都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懈怠一丝一毫。学校与学院的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丰富我们的学习与生活,院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网上活动,比如党史学习、防范电信诈骗等。

爸妈,请你们放心吧!我在这里依然认真学习着。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我相信我会从兰大这里领悟到不一样的东西。爸妈,请你们放心吧,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此刻,我眺望着窗外远处的群山与蔚蓝色的天空:爸,妈,儿子在这儿好好的呢,勿挂念。

祝身体健康,生活如意!

2021级物理类4班顾昕晔

2021年11月2日

一封家书

亲爱的家人们:

10月中下旬,兰州爆发了新一轮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夜之间,我所在的城市生病了,兰州市全员核酸检测,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紧张的疫情态势,兰大人携手共同抗疫,医护工作者们连夜帮忙做核酸检测,志愿者们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维持着秩序。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

停课不停歇,停课不停学。兰大师生们在“云”端相聚,线下教学换成了线上教学模式。一方屏幕转化为必须坚守的‘战场’,按时上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认真听讲,是为了不负所有的期望。因为我知道,可以在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背后付出。而自觉自律,是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必备的精神法宝。

辅导员老师们全天在岗,深入同学中了解日常学习生活,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用爱心与责任守护好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食堂的菜肴跟平时一样,既丰富又有营养,学生公寓暖气充足。学校后勤部门全力做好校园清洁消杀、物资供应以及饮食、住宿、热水等服务保障。我相信,在兰大上下各部门的齐心配合、在兰州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月儿明,风儿轻,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每天晚上听着毛不易的《一荤一素》去操场跑步。在这特殊的时候,这样宁静的校园生活更让我倍感珍惜。亲爱的家人们,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是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牵挂着你们!我在这里一切安好,你们放心吧!

2019级磁学班蒋义挥

2021年11月2日

亲启

致心爱的老妈、傲娇的老爸、臭脸的老弟:

想必你们都已听说了这边的疫情。

原本以为我们是祖国新冠肺炎疫情坚实的后盾,但疫情余烬不知怎么就落到了兰州。每日都有几例新增,阳性患者的轨迹已经把我们兰大城关校区给牢牢包围。但所幸是学校反应迅速,在10月19日便紧急停止了所有线下聚集活动,21日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并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上广义相对论的杨捷老师都打趣我们:“怎么又是你们18级上网课”。之后连续三次紧急核酸检测的结果,打消了我们大部分的担忧。所以你们也不必担心,我在这边很安全。

“秋三月,此为容平”,秋天就是收养的季节。我现在每天作息都很规律,白天多喝热水,晚上和舍友们一起泡脚,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有隔壁宿舍同学来串门,打打闹闹的热闹又温馨。虽然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关闭了自习室,但每天都有背着书包去空旷的教学楼学习。路上经过将军苑,看着萧飒的红叶,吹着爽朗的秋风,蓝天白云下竟体会到秋高气爽的滋味了。所以愿我对家、对你们的思念也能被这爽飒的秋风送去,化成淡淡的枫叶味被你们存在心底。

颂秋绥,共望明月。

2018级理论物理胡桐祎

2021年11月2日

给父母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兰州的霜早已降下,11月的早晨格外寒冷,成都的天气怎么样呢?广场上还有嬉戏打闹的儿童吗?

你们一定记得,2004年,刚上一年级的我舍不得家,哭着喊着要让老师到家里来上课,惹得老师哭笑不得。童言无忌,可没想到却成了“真”。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所有线下课程转为线上课程,但老师们依然坚守岗位,按时为我们线上教学,学院领导和辅导员们更是不忘深入宿舍,嘘寒问暖,关心、督促着大家的学习情况,这一次也算是实现了老师们在“家”中上课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为我担心,学校的快速反应与严格的防疫措施,为我们创造了安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成百上千的兰大学子、教职工志愿者们共同组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疫长城,在食堂每层楼,操场每个门口,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将病毒阻隔在外,也是他们不惧严寒,在寒风中为规模庞大的核酸检测拉起一条绿色通道;教学楼管理员、宿管阿姨,是他们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地,把消毒液当作杀敌的步枪,视楼房为战场,保护我们免受病毒的侵害;安心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每一位兰大学子坚持遵守防疫要求的不懈努力。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光。”

回望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无理由不相信,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克服不了的困难,以及完成不了的任务。更何况,太阳一出,再寒冷的霜也会融化。

2020级物理学1班李苛维

2021年11月2日

学院在此也请家长们放心,学校全力做好物资供应以及饮食、住宿、热水等服务保障,老师们全天在岗,深入同学中了解日常学习生活,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用爱心与责任守护好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建议家长们每天可以通过信息、电话或视频聊天,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做同学们最坚强的后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远方的亲人请放心,我在榆中挺好的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