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守正创新 创造更具价值的学习生活——勾晓华教授为暑期学校之“学在兰大”专题研讨班作第2场报告

2021-07-13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学科交叉何以必要,何以可能?

7月12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勾晓华教授在2021年暑期学校之“学在兰大”主题研讨班作了一场名为《交叉融合 守正创新》的主题报告,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学院学科发展的历程,引据国内外经典案例,通过生动阐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丰富内涵,雄辩证实了交叉融合对学院发展、对学科建设以及对成果产出和教师队伍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勾晓华对同学们说道:“科学研究中失败是常事,成功则是少有之事,因此一定要多一份担当、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努力,那么无论学习哪个专业,研究哪个方向,都会有满意的结果和最好的答案。”她鼓励同学们学会思考,勇于探索,“不要固步自封在自己专业领域中,而应把自己放在森林里,去吸收营养,去茁壮成长。”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勾晓华老师聚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历史沿革、实验平台建设,特色学科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完善等方面,揭示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内容的丰富、实验平台的增加、科研经费的增长,成果产出的丰盈,学生发展机会的增多,队伍建设的增益效益,都离不开学科交叉与融合。

“坚守专业核心问题,稳固专业基础,最终实现‘顶天立地’的科研目标是守正创新的核心所在。” “顶天”就是要立足科学研究的前沿,“立地”就是要有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主动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保持一致,从而找到科学研究的“捷径”。勾晓华谈到,西北独特的自然、人文等环境赋予了资源环境学院的独特发展优势,李吉均院士、秦大河院士、效存德院士师生三代勇闯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的故事令人感佩,这样一批具有大气科学、水文学等多学科背景,脚踏实地、勇于探索、服务国家、社会的人才队伍,真正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厚内涵。

如何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科学探索中产生的新鲜感牵引着你继续往前走,帮你找到更高的目标。勾晓华指出同学们在求学、科研的道路上要敢于付出,并学会体验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以及创造价值的满足感。因此,善于挖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坚定地坚持下去,就能解决困惑你的问题,从而收获任何事情都不能代替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这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来源。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如何寻找感兴趣的交叉学科、如何平衡学习和科研中的瓶颈期等问题。勾晓华认为,年轻人的思维很活跃,不受限制,创造力强。因此,要在稳固本专业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参加学术报告、交流等途径来不断扩充知识领域、寻找自己的目标,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奋斗,毕竟天赋和努力的总和才能得到成功的结果。

“勾晓华老师对‘顶天立地’的理解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在自己的学科中做到一定的高度,处于时代的前沿是为‘顶天’,将自己的成果应用到社会中,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人民谋福祉是为‘立地’。” 2020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冯海明同学感慨道,“勾晓华老师的报告,让我对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有了新的方向与目标。”

2020级管理学专业的李凌波同学表示,她很同意勾晓华老师所说的:天赋都是差不多的,想要在学习、科研中发展的更好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同时,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是让我们成为万金油,而是先要找到“主心骨”,进行深入学习,并用其他方面的知识来辅助自己的“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守正创新 创造更具价值的学习生活——勾晓华教授为暑期学校之“学在兰大”专题研讨班作第2场报告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