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赵政国院士做客兰州大学名家讲坛

2020-10-23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10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政国做客学校“百年兰大·名家讲坛”第197场报告会。报告会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主持报告会。

赵政国院士作了题为“微观世界与尖端技术”的学术报告。首先,他简要介绍了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图,以及如何利用尖端技术建造粒子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等大型设施。其次,他讲述了如何利用这些设施发现目前尚未被观测到的、携带宇宙早期信息的物质,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则。他列举了一些在太空、地下深处或以粒子加速器为基础的前沿实验,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寻找关键科学问题的答案。最后,赵政国院士展望了未来加速器粒子物理学科的前景,讨论了从这一领域发展起来的尖端技术,及其在能源、国土安全、材料科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

在交流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积极提问,赵政国院士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报告会使现场师生对微观世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尖端设备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校师生的科研热情。

报告会前,学校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严纯华会见了赵政国院士一行,双方就今后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政国院士简介:

赵政国,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高能物理、实验粒子物理学家,近代物理系高能物理专业实验组负责人,985工程项目北京谱仪(BES)项目负责人,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主探测器ATLAS国际合作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负责人,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7年,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从事博士后工作。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政国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与合作者建造了特殊结构的弯晶谱仪并精确测量了奇异π氢、π氘原子因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的偏移并首次观测到其谱线展宽;与合作者通过对飞行π介子束的测量,否定了KARMEN实验报道的发现重中性粒子的结果;在北京谱仪上直接领导和主持进行了2-5GeV能区R值的精确测量,其结果对由弱电数据间接寻找Higgs粒子及其质量拟合以及精确检验标准模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值的结果被国际粒子数据手册收录且被写入教科书;在大型强子对碰机上的ATLAS实验中,为精密缪子谱仪的建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对双玻色子物理及Higgs粒子的发现做出了直接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赵政国院士做客兰州大学名家讲坛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