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在一线】我校再派65人援鄂!接管重症病区,上前线“打硬仗”
2月21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派一支65人医疗队增援武汉。截止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累计输送89名医疗人才驰援武汉。上午12时,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参加出征仪式,为即将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送行。
(附属第一医院再派一支65人医疗队增援武汉)
医院院长徐安定在出征仪式上赞扬援鄂医护人员是英雄,但他嘱咐他们一定要安全归来,他说:“我们绝不要英雄的雕像,我们一定要你们平安回来!”
本支医疗队伍由17位医生和48位护士组成。其中,医院医务部主任许典双任领队,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尹海燕任队长。医疗队抵达武汉接受一系列培训后,将与其他医院合作接管一重症病区,为武汉的兄弟医院提供帮助。
(本支医疗队伍的17位医生名单)
(本支医疗队伍的48位护士名单)
领队许典双表示,之前送走第一二批驰援同事时略显匆忙,极度渴望能上前线并肩作战。“如今真的要出发了,就像备战许久的战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但同时也不乏压力,毕竟队伍庞大,工作与生活全部需要部署到位,更重要是将队员们毫发无损地带回来,这两天一直思考着,睡眠也受到影响。”家里人对许典双很支持,83岁的父亲以前也是医生,听了驰援武汉的事,老人家立马说:“很好啊,去帮助更多的人!”
三天前,队长尹海燕接到通知将作为队长上前线“打硬仗”,接管一个重症病区,第一反应是:有压力。但转念一想:确实应该我去。“我是党员,有着丰富的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几周前除了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还得到医院批准,前往隔离病房工作,收治那些待排隔离观察的病人,已经累积很多宝贵经验。只要国家有需要,医院有需要,我都会毫不犹豫到前线!”去到武汉后,尹海燕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梳理救治流程让其更加合理,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护队员的安全。
(左:即将出征湖北的医护人员集中注射药物 ,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右:印满队员手印的请战书。)
增援队队员孟珩医生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志愿加入抗疫,这次驰援武汉也是立志要打赢这场战疫。母亲年迈,孟珩将母亲送到哥哥住处,不敢告知,怕她忧心忡忡,思儿心切。孩子还小,驰援武汉的决定只是和妻子及舅舅沟通。“舅舅是医生,会更容易理解我的想法。我想,等孩子长大了,肯定也会明白和理解我的决定,也会为我骄傲的。”
90后护士张雁飞长相甜美,性格直爽。春节期间请战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抗疫护理工作前,剪成时下最流行的“小男孩头”,还发了条朋友圈:“17岁开始就没剪过短发的我,的确有点帅。”受命战江城,必能驱病疫,张雁飞很有信心:“在医院隔离病区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去到武汉就是换了一个工作地点而已,我们一定能平安回来的。至于担心,我可能比较担心我家里面的四只喵星人吧,我把它们托付给住在楼上的同事,希望回来时,四只猫咪都还认得我。”
(医疗队出发前与亲人朋友告别)
第三批65人医疗队出发前,医院为出行的战士们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暖心行李箱。除了护目镜、防护服、消毒凝胶、消毒片等工作必备医疗用品外,医院还细心地为队员准备了衣架、暖宝宝、洗手液、女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内裤等生活用品,奶粉、坚果、饼干等食品,药剂科为前线同事打包好的各类常用药品……医护人员特意剪短了头发,以便更好地开展医护工作。
【这些数字有些特别】
本次出征的队伍还有这些数字值得被记住:
35% 与 18%
增援队伍中有党员23人,占比超过整支队伍的35%;与此同时,增员队伍中还有共青团员12人,占比超过整支队伍的18%。
52岁 与 23岁
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马洪明医生,今年52岁;刚满23岁的护士钟伟敏和谢茹是整支队伍年龄最小的两位。
2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增援队伍中包含2位精神医学科医生,为前线患者及医生提供最全面的心理健康保障。
(来源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雪 张灿城 ,南方都市报 南方+ 广州日报 )
责编:杜明灿、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疫情防控在一线】我校再派65人援鄂!接管重症病区,上前线“打硬仗”
相关推荐
- 书记校长“思政第一课”:勉励2020级新生弘扬“抗疫精神” 传承暨南使命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0年第九次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叶农:完善“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的重要之举
- 张振江:“一带一路”新阶段应是“志愿者的联盟”
- 我校举行2020新春座谈会及中华文化迎新春主题活动 慰问留校学生
- 南粤集团捐资500万元设立暨南澳门学生奖学金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暨大特色”科研服务机制
- 暨南大学校友近40万 持续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
- 陈联俊:展现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 学校党委举行2020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
-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10周年院庆 共同富裕与国家治理研究院揭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受聘暨大名誉教授 应邀主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大讲坛第一讲
-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
- 我校7个作品在2020年广东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
- 张鸿巍: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 学校党委举行第一、二批支援湖北医护人员返校欢迎会
- 【我们共克时艰】致全校教职员工的一封信
- 暨南大学一批团员、团干部和团组织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
- 蔡立辉:应急管理体制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 暨南大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