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农:完善“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的重要之举
完善“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的重要之举
叶农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以162票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法”),即日晚上11时生效。此次立法是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之举,也必将促进香港社会的国家认同。
第一,香港国安法体现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特区繁荣稳定的初心不变,是促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实现国家认同的基础与重要举措。
香港国安法有《总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与机构》《罪行和处罚》《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和程序》《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附则》,共6章66条,涉及“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宪法》上的权力、“一国两制”的方针走向、国安机构设置等,填补了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空白,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留下靓丽的一笔。
结合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原意,香港国安法不仅体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同时也是香港基本法框架下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实现特区繁荣稳定而良好互动的鲜活例子。反观香港回归20余年,由于香港基本法第23条迟迟未能落实,去殖民地化未能实施,香港国家认同观培养的教育、新闻等领域被境外势力利用,以致出现了诸多有违国家认同的问题,由此也可以反证香港国安法通过的重要性与及时性。此次立法,坚决果断,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对于违反国家认同的各种行为,起到坚决制止的作用。
香港国安法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统一、安全的应有之策。对香港特区而言,若能及时制定与之相配合的细则性法律法规,以使其与香港特区的其他法律及执法机关的实践操作相融,更是相得益彰,相信香港特区的繁荣稳定指日可待。只有香港特区保持繁荣稳定,国家认同才能更好地推进。
至于第23条规定的香港“应自行”国安立法,是国家在制定香港基本法时就香港国安立法事项的授权行为。“应”字,表明香港特区具有国安立法的宪制责任,同时也印证国家安全立法并非香港特区的固有权力而来源于中央授权,这使得香港特区可作为香港国家安全相关法律自行立法的主体之一,而中央政府对此事项的立法权则毋庸置疑是一以贯之的。
中央授权特区自行就国家安全立法,是出于对香港特区家国情怀与民族情感的信任。然而,回归23年来,香港至今未完成自行国安立法的宪制责任,且“有被长期搁置的风险”。自“修例风波”以来,港独组织和本土激进分裂势力日益猖獗,暴力活动不断升级,甚至出现本土恐怖主义的滋生苗头,外部势力非法干预香港事务,如此种种充分暴露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法律漏洞和现实风险。香港的社会状况,促成此次全国人大制定香港国安法。
第二,澳门国安法立法经验的启示。
澳门特区在过去20年时间里,经过努力和探索,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所规定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还成立了统筹和协调执行维护国家安全事务机构——澳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维护国家安全这一重大问题上走出澳门的道路。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表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澳门特区“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在国家安全立法与实践方面积累的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
澳门特区制定国家安全立法和建立相关执行机制的经验为:澳门社会各界不忘坚定履行国家宪法和澳门基本法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义务,支持特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有效防范和抵御外部势力的干预,切实维护中央对澳门的全面管治权和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权及独立司法权,澳门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好的保障。特区政府与广大居民同心同德,使澳门社会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居民安居乐业。事实证明,维护国家安全是澳门保持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澳门特区“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质,就是始终坚持“爱国爱澳”的传统和基本要求,“爱国爱澳”始终是澳门社会的主流价值。澳门特区不仅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而且将“爱国爱澳”的传统和价值落实到特区治理的各个环节。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高度肯定澳门在践行“一国两制”过程中,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的经验和做法。习近平主席指出,广大澳门同胞素有爱国传统,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最重要原因。
第三,人大立法与自行立法,港澳地区国家认同工作的区别。
自回归以来,全国人大已经五次为香港“释法”,此次更直接行使立法权,通过香港国安法。而澳门地区,则积极承担其自身的义务,完成了国安立法与机制构建的工作。而在国家认同方面,香港与澳门也有差异。虽然说国家一直以“港澳”相称,但实际上香港、澳门地区的情况不同。在赴香港、澳门地区调研过程中,香港,特别是澳门地区的相关人士,一直都在表达希望中央将香港与澳门事务分别处理的意愿。在国家认同工作中,也应该顺应此趋势。
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国安法,一方面完善香港的相关法制与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说明中央对港澳地区,开始分别对待。香港与澳门虽然都是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回归的特别行政区,但它们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等各个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依据国安法在两地开展国家认同的工作,事实上,其区别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双管齐下,完善香港国安法制体系与建立国安机制。
要在香港地区更好地开展国家认同工作,除通过国安法制体系,切断境外势力干涉香港的途径之外,还应该是大力促进香港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弥合被撕裂的社会阶层,建立更为公平的社会体系,实施去殖民地化,消除影响国家认同的负面因素,更好地促进国家认同。
(作者系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研究员)2020年7月22日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index/zb/zlzhmzgttysqbyglzxwzy/202007/t20200722_5158586.shtml
责编:闫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叶农:完善“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的重要之举
相关推荐
- 【我们共克时艰】宋献中校长前往番禺校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我校4个智库机构入选2019年“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
- 广州市委统战部与暨南大学签署校地合作备忘录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我校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3项 直接经费1.1587亿元 青年基金资助率排名全国第三
- 陈联俊:展现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 【我们共克时艰】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
- 第十届学校党委第四轮巡察完成反馈,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 刘金山:美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化路径与中国贡献
- “赢在创新”第十四季第一期举行 车内空气净化项目将造福暨大师生
- 暨南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
- 刘金山:美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化路径与中国贡献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 全球总冠军!我校学子登上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总决赛领奖台
- 邓双全:网络社会与国家凝聚力建构:作为网络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场域
- 三地五校区举行2020级新生升国旗仪式
- 再创新高!暨大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3项 直接经费1.323亿元
- 我校举行2020年校董迎春座谈会
- 徐瑄:走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之路
- 深受回信鼓舞!我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努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2.7万余人完成网上确认 暨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新高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