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克时艰】阻击新冠病毒 暨南人在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学校高度关注,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强化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处联报工作机制,明确组织管理,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和上级部门最新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明确行动方位、细化工作要求。涵盖返校教职工和学生、校园防控、健康监测、公共物业、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正在制定落实,保证人力、物力、财力配备,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未雨绸缪。
制定应急预案 细化落实保障
根据《暨南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学校暂时取消一切大型活动,停止校内外培训、研讨、研学等聚集性教育教学活动。密切掌握全体教职工、学生动态,排查学校途经或赴湖北省和防控重点地区、与湖北省和防控重点区域亲友接触的人员信息,掌握每天所在地、身体状况、计划返校时间等情况,形成清单,实行每日一报制度,严格做好医学观察工作。
学校全面加强了后勤保障、校园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以及设置疫情防控隔离观察区等保障工作,并对出入校园车辆、人员进行信息审查和体温检测,力保在师生返校前营造干净卫生的健康校园环境。同时在前期已有储备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确保医用设施的储备和供应保障,优先保证一线。
学校有关部门、各校区、学院通过QQ、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引导大家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发布疫情防控指南和提示,面向教职工、师生、家长普及健康知识,让大家及时掌握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精准追踪排查 开放校外访问系统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多次强调,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特别是要把暨南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据此,学生处、研究生院和各学院密切追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校区留校学生数据进行全面核查,结合社区反馈留校学生数据进行二次核对,并通知各学院老师协助,落实排查以精准应对后期防疫工作。
针对当前在校学生,学校要求其尽量不要出校,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个人防范,不组织和参与聚集活动。如有发热咳嗽等状况的学生需立即到校门诊就诊,严重者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针对已离校的学生,学校要求其严格按照校历安排,在2月16日前不得提前返校,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批准学生提前返校。如有特殊急需情况,需由学生本人申请、学院领导严格审核,并报学校防控疫情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安排返校事宜。
针对部分毕业生存在提前回校做实验和完成论文的担忧,学校已安排相关辅导员及研究生导师跟他们联络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与宽慰,部分面向校内师生服务的管理系统也将面对校外师生开放,提供通过webvpn进行校外访问进入相应系统的路径,保障暨南师生可以在家查资料、写论文。学校图书馆知网访问开放也在协商推进之中。
附属第一医院:迅速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
作为疫情筛查、医学观察及诊治的第一线,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自疫情发布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迅速组建并投入使用,并对疫情防控的现状和方案做了部署,加强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的学习培训,严格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与学校同心合力,全力以赴应战。
1月24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9名医护人员加入首批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对口援助武汉市汉口医院。
暨大校门诊部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防治相关组织架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建立了预检分诊制度,配备专业预检分诊人员,对就诊患者和提前从非疫区归来的学生进行检查、登记和健康指导;给暨大确定的单独隔离场所提供了培训、物资、资料及信息登记管理等。
暨南校友:已捐款170万为援汉医疗队护航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全球暨南人的热情倡议下,1月25日,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紧急开通捐赠渠道,支持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后勤部门支援武汉的医疗物资采购及救援。消息发出后,各地方、学院校友会积极响应,澳门校友会、新加坡校友会等境外校友组织也积极联络筹集物资。
截至目前,共收到各渠道捐赠款项达170余万元(含港币10万元),90余支队伍自发组团捐赠,11376人次参与其中。据基金会介绍,根据目前的医疗防护物资需求,所筹款项将主要用于购买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目镜面镜等物资,为暨大赴武汉医疗队护航。
暨南青年:组建志愿团队 科普医学知识
与此同时,暨南青年也在行动。近日,由暨南大学学生发起的科普志愿团队活跃在暨南人的“身边”。来自国际学院、基础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理工学院、体育学院120余名学生自发加入到团队之中。他们组建了学生群、校友群、老师群,在群内为大家答疑解惑,并每日更新科普答疑帖。希望能够发挥青年力量,科普医学知识、破除网络谣言,一起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小组提供材料,陈文举、李梅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们共克时艰】阻击新冠病毒 暨南人在行动
相关推荐
- 赵细康:在百年新征程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 我校骨干教师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首期国情研修班培训
- 汇聚国内资深专家 把脉学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
- 学校纪委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暨南大学新增1个本科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
- 魏传光:打造高校“互联网+”意识形态新格局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 陈定定:人工智能改变了战争的本质
-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领航,画出最大同心圆
-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年会召开 推动课程应用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传达近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 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第四轮巡察情况汇报
- 我校融合新闻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Nature》刊文!暨南大学丙烯/丙烷分离研究实现新突破
- 暨南大学叶文才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深圳分院揭牌
- 林如鹏书记指导我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 【“疫”线党旗红】 暨南大学援鄂疫情防控医疗队战“疫”记
- 我校入选首批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