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融合新闻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林如鹏教授领衔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融合新闻教师团队”入选。这是我校继2018年宋献中教授领衔的管理学院会计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和2021年教师节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部启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融合新闻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共有200个团队入选。
融合新闻教师团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坚定信念、敬业立学、崇德尚美为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形成了一支致力于探索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教学与研究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融合新闻教师团队由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模范教师林如鹏教授领衔,负责团队总体规划和师德师风建设。团队下设三个方向:一是融合新闻教学方向,由刘涛教授负责,主要负责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建设和全媒体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二是融合新闻研究方向,由支庭荣教授负责,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数字媒介环境下融合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三是融合新闻服务方向,由郑亮教授负责,主要负责融媒时代的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和决策服务。
团队共15人,其中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5人担任国家级课程负责人,9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团队创建“一三五”党建体系,形成“一元主导、三位一体、五维互动”党建模式,实现思政工作、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团队创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全场景”教学体系,打造“思政+专业”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实践育人体系,获批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团队深耕教学,不断推动教学创新,成员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团队创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六结合”模式,推动“部校共建—校媒协同—师生发展—内外联培—思政创新—评建创优”六大类要素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交互为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依托团队在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成绩,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由刘涛、林如鹏、支庭荣、陈伟军、方惠主讲的《新闻采写》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融合新闻教学方向,团队在国内较早探索融合新闻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创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即文理融合、新旧融合、内外融合、知行融合,致力于培养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型、复合型、专家型、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先后获批广东省教学团队、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批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线6门MOOC课程。目前建成了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率先在国内出版教材《融合新闻学》和MOOC《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建成3项融合新闻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创办“我行我动”主题社会实践品牌,打造融合传播训练营、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功能游戏训练营等系列融媒体训练营,通过短视频、数据新闻、功能游戏、H5、AR/VR等融媒体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生实践成果获奖40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赛一二三等6项;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赛铜奖2项、省赛7项。
融合新闻研究方向,团队聚焦前沿,锐意创新,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合新闻学研究,获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1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2016年2月,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后,林如鹏教授牵头组建课题组,开展“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成果获第八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融合新闻服务方向,团队立足“传播与国家治理”这一总体定位,聚焦国家治理、华侨华人、港澳台等国家重大议题,撰写上百篇研究报告。连续4年获评中宣部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2021年发表的《“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产生重大影响,被境外媒体关注。
融合新闻教师团讲奉献,讲团结,讲实效,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融合方阵”,实现一体化发展。
(教务处、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融合新闻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相关推荐
- 千名港澳台侨学子飙创意、拼创业 2019年港澳台侨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 我校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蝉联下届竞赛联合发起高校
- 学校召开2021年春季中层干部会议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 我校迎来新学期“第一课” 校领导带队开展教学巡查工作
- 暨南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 我校新增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前1%
- 【疫情防控在一线】战“疫”进行时 暨南学工人在行动
-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
- 强国有我,不负时代!广东卫视大型专题纪录片《国旗》讲述暨南学子与国旗的故事
- 汇聚国内资深专家 把脉学校“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
- 暨大新闻教育迎75周年 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
- 《中国青年报》头版: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 春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院士及高层次人才代表
- 新突破!暨大19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卢文刚:夏季台风频发多发 落实基层应急预案工作
- 天安门向暨南大学赠送国旗 暨南师生感受“体验式”爱国主义教育
-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暨南大学多形式开展“思政第一课”:书记校长寄语学子秉持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做中华文化传承人
- 首届“庄重文中国非虚构文学奖”在暨大启动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王作安莅临暨南大学调研指导主题教育 强调务必要高标准、出实效、促发展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