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省69所高校474名教师参赛的“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历时4个月结束,正式公布结果。我校共推荐12位教师参赛, 王京州、王媛、刘鹏、魏伟、冷璐等5位教师获一等奖(全省共18位教师获一等奖),郑飞鹏、林丹等2位教师获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获奖教师)
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及课程思政竞赛工作,组织召开备赛会议,部署校赛及省赛人选选拔工作,广泛动员各校区、各学院符合条件的教师参赛。9月18-19日,学校组织校赛,全校来自24个学院的39名教师参赛,学校党委副书记夏泉出席校赛开幕式并致辞,勉励广大教师紧扣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持续增强育人成效。11月25日,副校长翁健主持召开省赛行前会议,鼓励参赛教师致力于“金课”标准与高水平思政的“深度融合”,展现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和良好的竞赛风貌。
在9月下旬至11月27日比赛前夕,学校每周组织1-2次分组或集中交流、培训和演练,相关学院也多次组织交流研讨。参赛教师与培训专家组围绕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重点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怎样在“金课”标准下,挖掘专业课程中独有的思政特色等主题深入研讨。专家组积极参与交流、指导选手,不同学科、不同组别选手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出浓厚的钻研课程思政、探索创新教学的文化氛围。
省赛初赛结束,学校迅速组织竞赛反馈和经验交流活动,并将课程思政大赛宗旨、目标、标准等融入“新任教师教学基本功研习营”等活动。省赛决赛结束,相关学院组织参赛教师在开展宣讲活动。12月24日下午,7位获奖教师齐聚“品味教学”第46期,以对话的形式,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聚焦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施等主题,分享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和参赛经验,深度探究如何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互促互溶、怎样以点带面促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学校将以课程思政大赛为契机,在各校区开展交流、研讨工作,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持续深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
责编:苏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在“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荣获佳绩
相关推荐
- 第二届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医学与健康发展论坛举办
- “人民”至上——《人民日报》语料库(1949-1958)“红色”热词热语揭展仪式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
- 张鸿巍: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 新京报专栏
- 我校首个获滚动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顺利结项
- 夏泉、王菁:优秀县委书记教育背景比较研究
- 奥运冠军陈艾森、谢思埸与学生共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我校三位教师入选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发表暨南大学2020年新年贺词
- 学校第五、六期高层次人才及思政教师国情研修班在延安举行
-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领航,画出最大同心圆
- 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媒体多语种报道暨南大学外国留学生和外教的抗疫故事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 张鸿巍: 给未成年人从事商业活动立规矩
- 这一年,风起暨南园——光明日报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一周年特别报道
- 春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在校院士及教授代表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体学习参观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
- 【我们共克时艰】全面消毒保洁 保障物资供应
- 王鹏:“粤台农林34条”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和融合发展增添新动力
- 明伟杰、陈祖辉入选第七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新山做客“暨南学习论坛” 解读《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