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媒体多语种报道暨南大学外国留学生和外教的抗疫故事
近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新社、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高度聚焦我校外籍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与中国人民同心共抗疫的故事,相关报道在欧洲、北美、非洲、中东等区域落地。节目以中文、英文、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播出,在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的官方平台及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在海外舆论场传播了中国抗疫的正面声音。
5月6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通过电视频道、CGTN客户端、官方微博等,推出了《Our Story: Yemeni volunteer contributes to fighting COVID-19 in China》的视频报道。该报道讲述了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疫情期间在广州的学习、生活和做志愿者的故事。节目同时在欧洲、北美、非洲等地的电视端落地播出,同时,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平台也做了推送。
5月8日,新华社以《也门留学生逐梦中国医学路》为题,再次报道了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来中国学医、在暨南求学的事迹,讲述了她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想和与共同抗击疫情的故事。该报道发出后,不到2小时点击量超62万。此外,新华社还以《Across China: Yemeni student praises China's anti-epidemic efforts to Arab world》为题做了英文报道。同时,也推出了阿拉伯文的报道。
(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事迹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
Sana是我校基础医学院的硕士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持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校门口作测温志愿者、并自购口罩发放。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2月,Sana还利用自己的语言、专业优势,为在广州居住的外籍人士提供阿拉伯语翻译,使他们与中国的防疫人员能够更好地沟通。
今年3月8日,Sana还接受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视频连线采访。她在该报道中用阿拉伯语讲述了中国的抗疫措施,并对中国的举措予以肯定。节目在半岛电视台阿拉伯语新闻频道《半岛今晨》中播出,以一位留学生亲历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抗击疫情的不懈努力。
此前,我校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MUHAMMAD SULEMAN,莱索托籍留学生KENEUOE NTENE、伊朗籍外教Nima Azarakhsh、美国籍外教Thomas Moran等接受了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的采访。电视节目《高校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情系广州 共守家园》《在穗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同心共抗疫》在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和涉外媒体平台播出,以暨南校园和人物为背景,通过外籍留学生和外教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与中国人民共同抗疫故事,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报道我校外籍师生)
报道链接:
中国国际电视台:https://news.cgtn.com/news/31677a4d79514464776c6d636a4e6e62684a4856/index.html
新华社中文报道: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084762?channel=weixin
新华社英文报道: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0-05/08/c_139040950.htm
新华社阿文报道:http://arabic.news.cn/2020-05/09/c_139042880.htm#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广东台报道:https://m.itouchtv.cn/article/264a18c9d7bc937634d6f96d0a3b5513?shareId=qy5sY33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s://m.itouchtv.cn/article/cd65bf746667a949995949b4d660db84?shareId=W4aH9c2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闻中心 苏运生)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媒体多语种报道暨南大学外国留学生和外教的抗疫故事
相关推荐
- 暨南大学举办教学改革专题辅导报告会
- 暨南大学以“三学”“三实践”推动统一战线“同心向党学党史”
- 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 我校骨干教师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首期国情研修班培训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2019年我校国际科技合作再创佳绩
- 学校党委召开第三轮巡察反馈会 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拓展
- 党建帮扶促发展 暨南大学与私立华联学院签订党建对口帮扶协议书
- 刘金山:美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化路径与中国贡献
- 多举措助力精准求职 我校举办2020届毕业生网络双选会
-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建伟做客“暨南学习论坛” 深入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我校13项成果、2个案例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评选中获佳绩
- 任宛立:直播服务的增值税该如何定性
- 暨南大学同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我们共克时艰】全球暨南人捐款、捐物,支援抗击新冠病毒一线
- 张鸿巍: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为何要赋予学校首要地位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拜会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
-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获批3项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
- 院士专家齐把脉 共同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 《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研究》(英文版)入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我校召开校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20年度考核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