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讲堂新学期首讲 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畅谈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
10月9日,在时隔287天后,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再次开讲。
本期是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333期/番禺校区博雅大讲堂第31期,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番禺校区党工委及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共同举办,邀请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其昌做客番禺校区,以“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思考”为题,分享了中国工匠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培育模式,并阐述了对国家在中国工匠发展方面的战略思考。讲座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发龙主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近年来,邹其昌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国工匠文化体系”,将工匠上升到文化层面。他从造字法出发,解读了“工”的字形字义,表示中国的“工”历来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再加以人的改造。随后,他分享了自己对“考工学”这一概念的解读,指出“考工学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考工的问题。”他还用引力波和相对论举例,说明考工学的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时代和国家呼唤中国工匠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中国工匠培育?邹其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时代呼唤中国工匠。从社会层面看,学科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从国家发展角度看,现在国家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在这个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模仿后的创造需要工匠。邹其昌从两届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工匠精神的论述入手,他认为:“最好能将个人兴趣、单位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同时,他还列举了十九大精神的基本方面,倡导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思考问题的意识。
“中国学者的使命,就是立足当代,找出中国的文脉,然后大量学习现代世界文明,再去构建中国当代体系。”对此,邹其昌强调了中国学者掌握外语和古代汉语的重要性。他还指出,中国设计学派各个学科要达成现代性、世界性成就,就需要重视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而构建具有现代性、超越性、创新性的体系,就要做到“打通古今中外”。正如邹其昌所说,“‘古今’‘中外’‘打通’体现了时间、空间、实践的开放与融合。”
对于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中国文化,邹其昌认为,我们需要传承的除了中国本土文化,还有世界先进文化。其中,佛教实现了中国化从而成为我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就是一个例证。他还强调了体系构建要以中国为本位,“‘世界某个体系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的提法是不恰当的,应该是中国体系的美国经验、日本经验。”
(邹其昌解读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是立国之本、强盛之根”
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是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化出的一种分工,但是其现代意义要更加广泛。在邹其昌的定义里,中国工匠特指全球化背景下的专属性群体——根于中华性,集世界性、高技术、高情感为一体的劳动者。这不仅要求工匠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道德感和责任心。他指出,“大国工匠是立国之本、强盛之根”,并阐释“大国工匠”是指使国家强大的工匠。而从工匠的历史形态演变来看,现阶段是手艺工匠、机械工匠和数字工匠并存发展时期。
邹其昌为我们介绍了工匠精神的两个层面,即“现实层”和“超越层”。“现实层”的重点在工匠,“超越层”的重点在精神,强调一种普遍化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精神。此外,工匠精神还包括四大基本要素——“巧、法、饰、和”,分别对应技术原则、行为原则、艺术原则、生态原则。
培育中国工匠,要靠“三转型三维度二高端”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工匠培育模式的转型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三转型”要求转向现代学徒制,转向现代开放性,转向现代理论结合实践教学。邹其昌在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说:“保护非遗不是简单地保护某一个人的一点经验,而是要把经验上升到科学原理,加以全面复制,这需要很多无私奉献的人静下心来做事。”
“三维度”包括了政府维度(宣传教育工作/政策法规扶持)、产业维度 (职工职业素养、技能、工作态度等各方面的培养创新激励机制)、学研维度(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结合/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培养)。他从陶瓷的产业化角度,提出了未来的设计学院的构想,而产业化还需要高端技术的注入和品牌培养。
“二高端”则是指技术高端化和理论高端化,“要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以问题为中心,加强复合人才的培育。”他号召,在注重高端化的前提下,中国工匠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品质,发扬中国精神。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到怎么看待工匠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系。对此,邹其昌表示,国家是从现实形势出发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而他从整个民族和学科的发展出发,认为工匠精神与创业精神并非二元对立关系,鼓励学生们先“沉淀”后创业。“我们大多数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创业的前提是有产品、有客户,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还不如静下心来读书,之后再闯出一条事业的道路。”
(党委宣传部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文/邓双全 吴嘉梦 )
责编:闫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百年讲堂新学期首讲 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畅谈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
相关推荐
-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前中国驻外大使李华新在暨南园开讲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暨大特色”科研服务机制
- 校园大型原创情景诗剧《暨情·时代》首演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会议
- 学校党委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活动表彰仪式暨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落幕
- 常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进入立法协同阶段
- 跑出加速度!2020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揭晓
- 张鸿巍:对于性侵男女童者,刑法都无需再谦抑
- 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专家陈祖辉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 文科再获新突破!暨南大学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 学校党委召开2021年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我校1项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大国工匠 海晏河清”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展开幕
- 学校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
- 我校荣获8项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 首期“新任教师教学基本功研习营”结营表彰 第二期研习营开营
- 暨南大学与深圳前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大平台助力港澳台侨青年成长发展
- 百年侨校以创新为引擎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学校纪委召开扩大会议 对新任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
- 赵友斌:中华文化走出去,从国家领导人讲话翻译说起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