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项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基础医学院李扬秋教授主持的 “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鉴定及其在血液肿瘤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经济学院王聪教授、理工学院汪勇教授分别参与获得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血液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尽管部分血液肿瘤的诊治已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但复发耐药仍是治疗的难题。该项目建立了系列分析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鉴定并构建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可用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T细胞免疫评估以及对免疫治疗效应的判断,也可用于发现新的免疫标志物或免疫治疗靶点以及获得新的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治疗策略等。该成果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多个临床单位和科研机构投入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依托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是国务院侨办重点专科、临床医学博士点,李扬秋教授团队在血液肿瘤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既往研究成果从社会公益的基础出发,为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肿瘤等疾病所致T细胞损伤及病毒感染等T细胞免疫特点的监测和治疗提供了系列理论上和应用上指引,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项等科技成果奖励。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教育部为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设立的奖项,每年评审一次,下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
本年度,共授予315项(人)奖励,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40项,二等奖80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7项,二等奖22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9项,二等奖85项;科技进步(科普类)二等奖1项;青年科学家奖10人。
(科学技术研究处 韩磊、基础医学院 白剑)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1项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召开工作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我校高昊教授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 “党史故事汇”提亮“四史”学习 暨南大学将港澳台侨生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赴新疆调研 用专业实践成果献礼祖国华诞
- 林如鹏书记到珠海校区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
- 天安门向暨南大学赠送国旗 暨南师生感受“体验式”爱国主义教育
- 学校党委召开暨南大学选区天河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
- 再提速!2021年暨南大学“十大新闻”揭晓
- 南方第一个语言学奖——“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在暨南大学设立
- 我校30门课程入选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位列广东高校第一
- 暨南大学召开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 特色课程+暖心保障!暨南大学多举措守护留校生过温暖年
- 我校举行2021年新生开学仪式 校领导寄语新生在暨南历史中寻找智慧
-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年会在暨大召开 新增19所联盟会员高校
- 奔跑吧!乘风破浪的暨南毕业生们
- 联结三地年轻创意力量!暨大联合主办的“广东大广节”升级为“湾区大广节”
- 暨大“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暨南大学高昊教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我校选区4名天河区人大候选人与选民代表见面
- 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暨南大学上榜学科数位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一!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