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获批3项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
近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的立项名单。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领域,我校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获批牵头组织3个专项,总经费4000万元。获批项目分别为苏国辉院士主持“运动改善认知障碍的外周-中枢机制研究”、周立兵教授主持“脊髓与视神经损伤大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闫森研究员主持“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症猴模型的制备及研究”。在此次“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领域全市获批的13个项目(合计资助经费1.58亿元)中,我校主持3项,同时参与2项课题研究,获批资助项目数和经费额度均为全市第一,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和脑科学领域重点发展的成果。
苏国辉院士主持的“运动改善认知障碍的外周-中枢机制研究”项目,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精神科学领域优势单位,针对当前各类认知障碍的人群高发病率和缺少有效干预手段的现状,重点研究运动等非药物策略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认知缺陷的分子和环路机制,寻找关键性“运动因子”;以此为基础,探索并优化临床中相应的“运动处方”。项目成果将带动相关精神卫生领域的新型诊疗技术开发。
周立兵教授主持的“脊髓与视神经损伤大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项目,联合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等单位,结合广州大动物资源优势,建立规模化的脊髓和视神经损伤猴模型和评价体系,研究干细胞、基因治疗、干细胞重编程等技术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
闫森研究员主持的“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症猴模型的制备及研究”项目,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东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瞄准老年痴呆疾病大动物模型缺乏的关键问题,重点攻克建立可有效模拟人类老年痴呆疾病病理及病症的转基因猴模型,为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病理机制研究,新药开发筛选,药效的评价,新疗法检验等提供支撑。项目成果将提升广州市在大动物疾病模型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相关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责编:李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获批3项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
相关推荐
- 联结三地年轻创意力量!暨大联合主办的“广东大广节”升级为“湾区大广节”
- 林如鹏书记带队赴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开展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慰问活动
- 18个在线教学案例获评广东省优秀案例
- 2.7万余人完成网上确认 暨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新高
- 暨南大学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职务任免宣布会
- 我校布局首个海外校园,云端签订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合作共建协议
- “薪火相传育新人——党史进校园系列讲座”启动仪式暨第一讲在暨南大学举行
- 刘金山:美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化路径与中国贡献
- 夏泉 李慧:香港国安法构筑香港与内地共有精神家园
- 暨南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实体虚体两翼齐飞
- 林如鹏书记调研珠海校区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 陈联俊:党的百年历史贡献和基本经验
- 林如鹏: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览馆”开馆 “活化”历史文献讲好“五华”故事
- “赢在创新”第十五季收官 四校学子同台竞技展现创新创业风采
- 校长宋献中一行赴澳拜会何厚铧、贺一诚、傅自应和崔世安,携手共育湾区人才
- 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拜会深圳市委常委黄敏
- 我校召开国家社科基金工作会议 着力推行“高原建高峰”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0年第八次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