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大学 > 新闻公告 >

【砥砺奋进的6年】人才培养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图文)

2018-11-20 0 新闻公告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

六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成长成才,放飞青春梦想。

 

  

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六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措施不断落地。

 

推进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增强师生互动。尝试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化,积极推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讲座+指导”教学组织模式。核心课程开设小班研讨课,部分课程探索研究性学习、项目制、做中学等模式,广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学生正在听课

 

推进专业认证、评估与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进入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9个专业通过国家级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专业建设第三方评估常态机制逐步形成。

 

全面推进课程标准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制定并实施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强化学门、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讲授、讨论、作业、日常测验、实验实践和期末考试等6个环节管理。推行“形成性”课程学业评价改革,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工训中心实验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四主线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九大实验中心和四大实训中心,推进“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2+X”(“基础训练+项目研训”)实践实训模式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60门,构建本科“课程中心”公共平台。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化学等3个专业试点建设慕课“微专业”。

 

 

 

学生正在进行实验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设立6大领域通识教育课程,鼓励高职称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目前已建有通识选修课程350门,立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0门,重点课程30门。邀请世界一流大学教授来校开设国际课程46门,建设全英文授课课程35门。

 

 

湖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举行

 

改革迸发磅礴力量,在一系列创新措施的驱动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我校睿速赛车队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系列赛油车组总冠军

 

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新增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新增“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新增国家卓越计划专业5个,新建机器人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我校代表队获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第一名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稳步提升。李克强总理两次专门点赞我校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生获获全国“挑战杯”大赛、“创青春”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赛事金奖、一等奖共计263项。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等。

 

 

江西2019年定向湖南大学招录选调生宣讲会举行

 

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稳居部属高校前列。出国和继续深造的比例逐届增加,2018届为45.9%。毕业生入选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就业的人数约占1%。到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约占到企业就业人数的50%。

 

 

物电院本科生在《物理评论A》发文,图为学生正在进行实验。

 

各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等赛事中获得一系列优异成绩。化学化工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成果显著。金融与统计学院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注重精英培养,2018届384名本科毕业生中,有90名同学海外升学,其中,83.3%的同学成功就读世界前100名校。岳麓书院实施“导师制”,毕业生继续深造率约占70%。

 

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

 

六年来,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学术氛围、管理制度、国际交流等方面改革试验,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事业建设。

 

 

我校学子斩获第四届互联网大赛金奖

 

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逐步形成了“走出型”(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引进型”(企业提供资金,学校提供配套条件,在校内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需求型”(结合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基地型”(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纽带,联合企业培养研究生)四种模式。深入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构建起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学生设计的产品

 

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2014~2015年,我校在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项目工作。对标国际一流大学培养方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开设学术前沿课程和专业实践类课程。引导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已建设77门全英文课程、61门海外教授主讲课程、20门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生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开展“全员化”“全程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推免生提前修读部分研究生课程,推进本研贯通培养。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改革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取消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职称限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指导博士生。加强专业学位校外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构建了一支适应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结合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我校学子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以湖南省创新论坛、湖南省暑期学校、研究生科技文化节等多种学术平台为载体,组织研究生参加高水平论坛和学术报告。开展科学与人文论坛、博士论坛、科研素养提升讲座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和学科竞赛,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我校学子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5项全国一等奖

 

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对不同学科高水平科研成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建立合理的优秀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为各种奖学金和项目等评选提供参考标准。建立了严格的学位论文送审制度、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和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切实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维护学术诚信,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营造鼓励创新、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我校博士生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2012年至今,我校600余名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资格,前往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留学单位涵盖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海外实践基地,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舞台充分展现我校研究生风采。

 

责任编辑:蒋鼎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砥砺奋进的6年】人才培养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图文)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