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大学 > 新闻公告 >

【致敬 ? 老师】新时代老师:蔡艳萍、杨湘豫、刘江南、潘彬(图文)

2018-09-10 0 新闻公告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    时间的指针不停摆动,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九月这个收获的季节,又一次迎来了教师节这个光辉的日子。在九月,成熟会感恩阳光的抚摸;在九月,硕果会怀念春雨的润泽。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本网推介学校十位教师代表,与大家分享一个个看似平凡却饱蘸理想与追求的动人故事,勾勒出学校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教书的美丽画卷,展现着学校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新风貌。
    不忘初心,扎根讲台育桃李;倾尽韶华,守望校园花芬芳。老师,您柔婉和煦的笑容,不仅灿烂了一整个九月,更温暖了万千学子丰富多彩的一生;您无私奉献的身影,不仅绽放了一整个九月,更将难忘的感动沉淀在每一个人的青春记忆中。老师,您辛苦啦!让我们一起把最深情的关爱和最深挚的祝福献给您,一起为您的辛勤付出放声歌唱!


蔡艳萍:有情怀具诗意的女神老师湖南大学优秀教师       她的工作节奏是“5+2”、“白+黑”;她的本科班评价排名近年来两次进入学校前50名;她的课堂涌动着诗词之美……她就是湖南省经信委科技类专家、省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咨询专家、工商管理学院有诗意情怀的女神老师蔡艳萍副教授。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是学生们喜欢蔡艳萍的原因。颜值乃“修养”。“最高级的修养,是精神饱满,心灵从容。” 蔡艳萍说,从容的心才会发出对课堂讲授、学术研究的热情。       《会计学》是学生们超级“粉”的爆款课。因为蔡艳萍的讲义总会更新前沿的学术观点、业界案例,以及她的研究心得和调研内容。学生们评价她的课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升华。       她的课堂不乏诗意盎然。经济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碰撞,产生不一样的花火。“与其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不如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会计学课堂不时涌动诗文美句,精致唯美的表达沁人心脾。       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到千年学府执教,蔡艳萍在湖大的讲台站了22年。她不仅要教授工管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周末还要给MBA、EMBA、EDP学员上课,这就是“5+2”、“白+黑”的工作节奏。有时蔡艳萍在讲台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上完课脚肿得很大,要缓一阵才能走;为了课程某个章节,她会连续追踪文献、研究案例一个多月,只为把知识点讲透,并带给学生不同的研究视角。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蔡艳萍说,师者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未来的发展,传递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永远激情优雅、不知疲倦的蔡艳萍。一生遇到您这样的导师,是缘分,更是幸运。”学生们在五彩的纸上写下对蔡艳萍的爱,这是她最珍贵的礼物。   杨湘豫:与学生在数学课上趣味相遇湖南大学师德标兵       将生活趣事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趣味相遇;爱笑的她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把学生既当孩子又当朋友……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杨湘豫教授,在讲台上潜心耕耘了32年。       杨湘豫一直工作在大学数学及金融数学的教学和科研一线。“数学是比较抽象复杂的课,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数学,才能更好学习数学。”教学时,她注重采用启发式及拓展式的教学模式,重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重要性,主动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她认真备好并上好每堂课:课堂上,重视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讲授,尽量将枯燥的数学原理生动形象化;课后,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的疑问。工管院2017级王同学说,“杨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能感受到她真心喜欢数学、喜欢教书。”       为让数学课更有趣味,杨湘豫还带领团队进行创新性课程设计,将生活趣事与数学课程协同,在2014年制作了国家视频精品公开课《经济生活的数学魅力》,在2015年制作了MOOC课程《经济生活与数学》,并被认证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杨湘豫说,上好课是教师必须尽到的职责。她喜欢数学教师这份职业,并无怨无悔付出。2009年年初,她得了急性阑尾炎,却因为要上课,拖了三天才去看病。普通的阑尾炎手术半个小时就能做好,可她的手术做了五个多小时。出院后没几天,就又投入到了学校远程课堂的录制工作中。对此,她很淡然:“没什么事,因为那几天一直有课,一点痛忍忍就好了,再怎么着也不能落下学生的课呀。”       作为教师,杨湘豫不仅爱学生,更懂得如何去爱。“我一直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课堂上,不忘培养学生三观,“不光要教书,还要教孩子们学会做人”;课堂外,关心学生,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给出无私帮助。经常听到学生们的声音:“‘湘豫’的谐音‘相遇’,能够在湖大相遇杨老师好幸运!”“和杨老师相处很开心”   刘江南:敬重学问 关爱学生湖南大学教学名师       从2000年进入湖南大学工作,今年已经是刘江南教授从事教学的第18年了。作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刘江南多年以来不仅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教研上也拿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教研课题,并且开设了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机械工程行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2003年起,刘江南开始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她带领学生团队为学校夺得了多项荣誉。在今年第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更是取得了8件作品获得省一等奖、5件作品获得国赛资格的历史最好成绩。刘江南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创新设计大赛,一方面会增强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刘江南热爱一线教学工作,自2000年入校以来就承担起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立足启发式教学方法,线上与线下两种模式相配合,四类课堂联动,分组讨论以调动学生课堂主体意识;并将身边载体教学法与纵横对比教学法相结合,科学教学,打造生动高效课堂,受到同学一致好评。       在学生教育中“人品”要放在第一位,刘江南将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优秀品质的培养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尤其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道德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为学进德、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学生建议。刘江南任课的班级曾有一学生对学业消极抵触,沉迷网络游戏,她细心留意后,课下主动寻找学生做心理疏导,和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和自律意识,使其学业渐渐走上正轨。刘江南认为,人才培养不仅止于学业,生活与品德的关注也必不可少。   潘彬:十年书院年华湖南大学先进工作者       今秋,岳麓书院迎来了第十届本科生,辅导员潘彬也迎来了他第十年的“书院年华”,并在不断摸索将“育人工作”做得更好。       经常跑去宿舍查寝,也在偶然遇上的学生生日会上“穿正装戴校徽”与学生一起庆祝;举着院旗带领院代表队参加校运会,也为足球赛上裁判误判时学生的“忍气吞声”而愤懑;组织岳麓书院第一次学生文艺晚会……潘彬慢慢和学生打成一片。“在书院就像家一样。”潘彬说岳麓书院独特的氛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慢慢习惯去思考并实践“书院育人模式”。       2014年夏天,潘彬带着学生到台湾师范大学参加青年儒学营。“在每堂讲座开始前,全体营员都要对孔子画像行鞠躬礼。”潘彬说,这种仪式很符合书院的育人氛围。当年秋季开学,他便组织了第一次书院“入学礼”,邀请院长、老师带领新生在文庙行“入学礼”,后来逐步演变成书院习礼育人的六个环节——入学礼、拜师礼、谢师礼、春祭礼、端午祭和祭孔大典。“每名师生都是怀着敬畏、感恩的心情去做的,是一种文化的感染。”潘彬说,这些仪式既让学生更懂尊重老师,也让老师知道责任所在。       潘彬曾参与省级思政课题两项、省级教改课题两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思政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出版著作两部。为什么做研究?“因为有困惑。”潘彬脱口而出,怎么更好地选拔本科生的生活导师?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怎么评价师生交流的效果?这些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去摸索规律。       潘彬相信,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需要从工作经历中去总结规律,有时需要将育人规律外化于实践,把握了这些规律,工作才能更得心应手,育人效果也会更好。 

延伸链接:
http://news.hnu.edu.cn/zhyw/2018-09-10/24128.html【致敬 • 老师】新时代老师:潘安练、张亚斌、王兮(图文)
http://news.hnu.edu.cn/zhyw/2018-09-10/24127.html【致敬 • 老师】新时代教师:文双春、董晓冰、何赟泽(图文)

责任编辑:李紫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 ? 老师】新时代老师:蔡艳萍、杨湘豫、刘江南、潘彬(图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