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鲁霞: “最难”时期“最暖”守护
“24小时超长待机,信息秒回,纸笔沙沙作响”,这是孙鲁霞老师这个寒假最真实的状态。她是351个同学的“大家长”,是爱国思政教育“好榜样”,是“情绪信箱”的回信人。她也是温暖守护建筑院17、18级本科生的辅导员。
孙鲁霞老师。
心理“港湾”:嘘寒问暖用心听
“最近在家还好吗?有什么不舒服及时告诉老师哦。”一个寒假,孙老师给351位同学一一打去电话,了解他们在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还通过与父母一一交流,观察学生朋友圈、QQ空间等方式侧面了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到少数民族同学因网络原因线上课程受到影响,孙老师立马与任课老师沟通,与班级干部成立一对一学习帮扶小组,每天将学习重点内容及时发到群里,新疆学生迪丽达尔说:“谢谢孙老师和同学们考虑到我的特殊情况,我会尽全力争取跟上老师的进度,不落下功课。”
孙老师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
她每天在年级群里叮嘱大家按时报备平安,还专门为14位重点区域的同学建立疫情防控平安报备群,自己每天在群里报备,以身作则带动同学们回复平安。“同学们见我每天都很积极打卡,他们也不好意思不跟上我的步伐”,孙老师俏皮地说。
心理问题同样是孙老师关注的,“有的学生反映因为焦虑晚上睡不着,很难和家人沟通,每天都是一种无处安放的状态”,这让孙老师很担心。不能面对面和学生谈心,或许“倾听”也是一种办法。她鼓励大家往学院“情绪信箱”里寄信,“我们顺着网线连起来,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数封“心情”信件陆续发来,她认真地读着同学们的信件,一会儿心疼他们的煎熬,一会儿欣喜于他们的开心。针对一些情绪比较复杂同学,她专门写回信,或者打电话疏导。
孙老师充当情绪信箱“小建”。
“老师放心,我会好好的,现在的我沉浸于课程学习中,感觉充实多了。” “老师,自律真的很难,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弃坚持,从今天开始,我要和您互相监督彼此。”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同学们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变得“元气”满满。
思政榜样:千里寄“家书”
延长开学的通知一发,孙老师敏锐察觉到了同学们的困惑,该怎样劝说大家冷静思考,自觉居家隔离,同时又不落下学业呢?她决定用“家书”的形式,喻情于理,引导学生。
她在疫情初期写了第一封信《疫情面前三问: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了解到有些同学因为极速增长的病例数字,内心极度恐慌。“我特别想要告诉学生,面对突发情况,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境况,恐慌是正常的。但,一定记得学会冷静。”冷静之后才可以理性辨别,她在信中提醒同学们“何为真?一切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第二封信发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之后,她写道:“既要坚强,更要伟大,以最好最佳的状态尽分内之事,用成长和勇敢的足迹踏平灾难,在不幸与幸福之间架起桥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本质和初衷。”她“三劝”同学们追求学习的目的感,不仅仅为了完成学业而学习,是“为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学习;为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而学习;为了责任担当、精神追求而学习。”这封书信的内容不仅获得同学们的一致认同,稳定了战“疫”的“军心”,还作为典型被“高校辅导员在线”转载,影响了更多大学生。
第三封信则结合“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经过和同学们的主题讨论后,她写下《经此一疫·成长》,“在这场战‘疫’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转化为巨大的实践效能,我们还了解到了1.2万个奋战在一线的90后、00后,那一刻,仿佛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看到了希望。”她引导同学们从一项措施开始讨论,从一份担当开始讲起,从一个感人至深爱国画面开始分享,从一次反思开始总结。建筑1702班李正刚同学说:“讨论特别热烈,我心情一直很激动,对我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思想成长。”
“筑梦”守护者:停课不停“创意”
建筑学院的筑梦工作室,口碑极佳,年初还签下和“大科城”公众号的合作,作品先后在校级、省级、国家级平台转载。30多位学生的团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着建筑学院青年的态度和思想,孙鲁霞老师正是这个团队的“守护者”,为“筑梦之旅”保驾护航。
筑梦工作室作品。
1月底,孙老师牵头工作室成员,以疫情相关知识、防控应对措施、学生在家如何做等为主要内容,策划了疫情防控战第一期内容。工作室成员加班加点,三天内完成了初稿,反复琢磨措辞,反复完善画稿,第一批疫情防控画稿于2月初由筑梦工作室出品,先后在校级国家级平台上获转。此后,孙老师又和筑梦工作室成员再接再厉,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先后出品《湖大学子用画笔为战‘疫’加油》《我知道,你想念湖大了》《这可能是你的网课日常》等多部作品,获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网上也拥有很高人气。
筑梦工作室作品。
“老师,大家都很投入,虽忙碌更充实,我们的工作室一定会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建筑学院的特色!”筑梦工作室负责同学李裕萱信心满满地说。“孙老师,你们的学生真优秀”,越来越多人夸奖道。这一切,都让孙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满足又感动。满足的是她的学生被肯定、被认同,感动的是她的学生有自信、有追求。
“只要学生敢想敢做,我这个辅导员不怕辛苦和麻烦”,孙老师这句话,为筑梦竖起了坚强的后盾,也让辅导员这份工作更加温暖人心。
来源:宣传部
记者:余楚倩
学生编辑:张恩培
责任编辑:余楚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孙鲁霞: “最难”时期“最暖”守护
相关推荐
-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教务处:抓实抓细,提升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水平
- 【清风专栏】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 化工院硕士研究生洪敏在JMCA发文 报道高性能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文化育人类:以文化产品供给研发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 后勤服务总公司:防疫复工两手抓
- 【发展巡礼】超算中心: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支撑科技创新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图文)
- 86岁退休教职工的“入党初心”
- 【毕业季】2019年文学院“文能安国,学以成人”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图文)
- 邓卫参加历史1801班主题班会
- 物电院:实验教学新体验 在家也能做实验
- 第六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在岳麓书院举行(图文)
- 化工院:化学系第一党支部开展“疫情防控践初心、严峻斗争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校党委书记邓卫参加历史1801班“筑梦青春”主题班会(图文)
- 【发展巡礼】电气院:面向国家需求 凝练学科方向 贡献电气人智慧(图文)
- 研工部:举行研究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 长沙校友2019新年座谈会举行(图文)
- 化工院:开展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
- 校领导五一前夕走访慰问我校劳模和一线职工(图文)
- 我校《大学教育科学》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
- 【发展巡礼】体育院:信息化助力体育服务保障 常态化提升师生体质健康(图文)
新闻公告
- 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自评工作会议召开 09-14
- 202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09-14
- 七旬退休教师勇救落水女孩 09-13
-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同学 09-13
- 王柯敏和黄晋团队在纳米耀斑探针取得研究进展 09-12
- 思政课教师说|讲好讲透伟大抗疫精神 09-11
-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校调研慰问 09-11
- 学校举行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09-11
- 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09-10
高考招生
- 湖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湖南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1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湖南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