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大学 > 新闻公告 >

【发展巡礼】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工作“加法” 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图文)

2018-12-15 0 新闻公告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及地方政策规定,认真落实上级领导单位的工作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就业市场开拓、生涯发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完善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全员育人的指导体系、功能多元的市场体系、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省就业创业示范校、首批省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连续四次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学校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为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视为检验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纳入“双一流”建设规划,整合资源、统筹管理,不断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党政例会多次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列入学校每年的年度工作要点,确保就业创业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湖南大学学院就业工作责任制度》、《湖南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湖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基层就业代偿资助实施办法》、《湖南大学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三是实现工作联动。建立健全就业部门牵头,学工、招生、教务、研究生院、团委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校院联动、分层负责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举行暑期走访用人单位表彰大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就业引导,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学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人才需要,把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岗位上,不断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基层就业不断突破。突出以“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为主的基层就业项目引领,邀请省(市、区)及地方组织部门来校宣讲,组织生源定向选拔。组建“选调生之家”,实施“选调生能力提升训练营”,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全力支持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近五年,学校共有513名毕业生入选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31名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获评优秀毕业生。湖南省教育厅、教育部先后以《湖南大学“三大体系”支撑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湖南大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题介绍我校相关工作成效。

 

 

 

二是重点单位就业势头良好。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承办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全国高校巡讲活动,举办“湖南大学IO+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训练营”。引导鼓励优秀毕业生报考(应聘)世界500强总部、国家部委、各大银行总部、顶尖研究院(所),2018届有4名毕业生直接考入外交部、司法部和农业部,到世界、中国500强就业人数占企业就业人数的46.75%,毕业生到中国建筑、国家电网、上汽集团、华为公司等重点企业就业人数稳步增长。

 

 

 

三是读研深造大幅提升。注重本科生升学率,重点引导学术优秀的学生潜心学术研究,支持鼓励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特别是世界前100强高校深造。学校本科生升学率由2016届的38.96%提升至2018届的45.90%,升学高校层次总体较高。2018届本科毕业生到“双一流”高校及中科院、社科院读研人数占国内升学总人数的86.53%;出国(境)深造661人,其中赴世界排名前20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比9.83%,赴世界排名前50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比36.76%,赴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深造的人数占比65.51%。

 

加强市场开拓,就业岗位稳量提质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通过召开就业理事会、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战略合作、充分挖掘校友资源、走访企业等举措,稳定市场规模,提高校招质量。

 

一是拓宽就业渠道。定期组织教师集中走访用人单位,慰问校友,与兄弟高校交流。近三年,学校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共组织80余名教师赴10余省份开展针对性市场拓展,累计走访用人单位2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占4成以上,并重点走访省级组织部门,取得丰富成效。

 

 

 

二是开展两项活动。“总部探秘”活动以对接国家战略项目、中央部委、行业领军企业总部为目标,以输送和培养精英人才为使命,目前已举办22期,超过600名学生集中走访了外交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百度、腾讯、中集、中车、万科、平安等行业领军企业总部。学生志愿者暑期走访用人单位活动近三年共组织700余名学生走访了28个省份及香港的290家企业。走访企业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提升职场意识的实践机会,又有效拓展了就业市场,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创立公益组织。创新性建立了湖南大学就业志愿者协会EVA,下设选调生之家、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俱乐部、万科俱乐部、海尔未来规划局、花旗无限精英社等6家俱乐部,参与学生3000余人。学校就业志愿者协会获2018全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冠军、最佳风采奖、最佳活力奖,扩大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影响力。

 

 

加强职业辅导,生涯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一是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建立以慕课教学为主渠道,以生涯体验周、就业政策与形势宣讲等活动为支撑,辅之以专家讲座、心理辅导、企业实习等多形式的就业指导体系。开设必修课《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同时依托大学生职业发展实验室系统,帮助学生记录生涯发展过程,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每学年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设生涯规划、求职择业等讲座近百场,为研究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择业开设专场团辅30余场。组织就业政策与形势宣讲,印制《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月历》,宣传解读国家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

 

 

 

 

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和学生辅导员开展至少4次专题培训,不定期邀请专业培训机构来校对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开展“就业指导技能训练营”,实现毕业班辅导员上岗培训全覆盖。同时,分批次选派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夏季论坛、全球生涯教练(BCC)认证培训等各级各类就业指导培训,培训覆盖率达85%以上,持续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实践。组建学生创业联盟社团,承接了“智慧无锡”“赢在南京”“三一众创”等创业路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与孵化器对接的“创业沙龙”,并组织到创业孵化器平台走访等系列活动,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交流资讯平台。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高学历、高职称、稳定的专兼职公益创业师资队伍,还聘请了一批校内外知名企业家、创业者、创业专家担任大学生公益创业导师,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创业大讲堂,组织创新创业沙龙活动。

 

 

 

加强日常管理,就业服务精准高效

 

学校致力于为全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在内的更细致、更便捷、更优质的就业管理与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满意”。

 

一是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湖南大学就业信息网”信息发布主渠道作用,确保就业信息发布全覆盖、全公开。近三年共为6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发布招聘信息9000余条,提供就业及实习岗位21万余个,供需比达到1∶8。就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湖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关注量达4.6万余人次,就业信息推送多次位列全国高校就业类微信公众号第一。充分应用“互联网+就业”模式,实施生源信息审核网上填报、试点推进网上签约、推进网络面试室建设,方便毕业生求职就业,提升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体验。

 

 

 

二是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成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湖南大学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人以及少数民族等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近三年共为1707名各类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争取求职补贴136.56万元。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和跟踪服务工作,对未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其顺利就业。

 

三是把好规范管理关口。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三严禁”、“四不准”的工作要求,不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杜绝带有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严密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权益。近年来,学校就业网未发布任何不良信息,确保了校园招聘公平、安全、有序,有效维护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用户的合法权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实利益和学校声誉,是学校建设发展生命线。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以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要求,主动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新就业形态的工作机制,支持引导毕业生为时代立德立功立言,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文亦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发展巡礼】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工作“加法” 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图文)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