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148项成果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1月14日,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复旦大学以1项学术贡献奖,唯一1个学科学术奖特等奖,共148项获奖成果领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行榜。
据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介绍,此次复旦大学148项成果中,包括1项学术贡献奖、1项学科学术奖特等奖、40项一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奖著作类一等奖和论文类一等奖各5项,学科学术奖著作类一等奖7项、论文类一等奖22项,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奖一等奖1项)和106项二等奖,占全市获奖总数比重约24%,位居上海高校首位。从获奖学科看,复旦大学人文学科获奖61项,社会科学学科获奖87项,占全校获奖总数比重分别约41%和59%。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在全市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获奖数量位居前列。
王邦佐教授以其“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设性阐释和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作出开拓性贡献”荣膺学术贡献奖。周振鹤教授领衔著述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荣获学科学术奖特等奖,是继裘锡圭教授担任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之后又一项获此殊荣的复旦成果。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2018)学术年会大会举行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中)为王邦佐(左一)教授颁奖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左)为周振鹤(右)教授颁奖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于1979年设立,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获奖作品普遍获得学界认可,代表了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设“学术贡献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奖”、“学科学术奖”和“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奖”。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百余年来,复旦大学始终以人文社科发展为先导、执上海学术思想变革之牛耳,不断推陈出新,创造经世致用的优秀成果,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深邃的社科大师、国家栋梁之材,也为维系世界的繁荣与稳定、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进程贡献了带有复旦印记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封面制图:王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148项成果荣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相关推荐
- 【上海论坛2019】复旦大学与悉尼大学签署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 复旦大学十佳志愿者、先进集体揭晓
- 复旦大学与匈牙利创新技术部签署在布达佩斯办学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 李天纲:海派文化不仅“洋派”,而且“会通”
- 任远:把新城建设得更强
- 基础医学院姜世勃/陆路团队《细胞》发文讨论抗新发病毒药物的开发策略
-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复旦、交大师生同台演出《长征组歌》
-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全国高校“平安校园百校行”复旦大学站启动仪式举行
- 39个百姓学习之星、38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揭晓 上海第16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
- 原创校史话剧 《天地玄黄马相伯》在相辉堂上演
- 狂刷经验值,扭转旧模式! 这位复旦在线教学初试者希望学生收获“受益终身的能力”
- 复旦大学2018年“一二·九”主题歌会唱响青春
- “思南·初心书房”复旦站系列活动举行 听房中讲《向陈云学调查研究》
- 国家扶贫日之际值得关注!一场记录复旦帮扶足迹的展览,一场聚焦新时期消费扶贫的座谈会
- 徐惠平:埋头苦干,一心一意把教学做好
- 微电子学院卢红亮团队在新型气敏材料及MEMS气敏器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留校研究生临时党支部在行动
- 《2018年度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 脱贫摘帽不脱手,复旦-永平携手8年,好朋友们带着好故事来了!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