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揭牌
12月24日,《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揭牌。期刊主办单位代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期刊牵头单位代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岳晓斌,期刊国际主编、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陆永枫,期刊编委、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徐敏共同为《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揭牌。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冉、赵海斌及青年研究员孔令豹等与复旦大学师生共同见证。
徐雷在致辞中指出,复旦大学立足上海,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中心,打造一本国际范围内顶尖的学术期刊与复旦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岳晓斌在致辞中回顾,《极端制造》国际期刊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共同倡议创办,后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创刊以来,期刊发展势头良好,未来将以期刊为纽带,与复旦大学持续深化科研方面的合作。
陆永枫认为,当前我国在科研领域发展迅猛,期刊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要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建设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并以期刊为平台,更好的服务于科研学术发展。
《极端制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IJEM)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由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IOP)面向全球发行。
期刊将发表极端条件下制造及相关领域的高质量最新研究成果,文章形式主要为原创性和综述性文章。目前该刊共设五大栏目:极端制造能场与材料相互作用、极端制造加工技术与理论、极端制造测量与表征、极端性能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及研发、极端物理条件产生装置的制造。该刊编委成员由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专家构成,其中外籍专家编委超过80%。截止2019年10月,期刊已被国际知名数据库DOAJ、Inspec收录,可在WOS上检索期刊文章。目前,期刊已在成都、上海、大连、美国林肯等多地设立办公室。
《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将作为纽带,连接复旦大学与期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学会组织等开展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学术资源和优秀学者共同促进复旦大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携手将期刊推向新的高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极端制造》国际期刊复旦大学编辑部揭牌
相关推荐
- 沪厦同心,共抗疫情!中山医院驰援福建战疫前线
- 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
- 感谢你,战“疫”中被点赞的复旦青年
- 2020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奖启动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科群行动计划暨复旦大学唐仲英公共卫生高研院发布会、唐仲英基金会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 黄文芳 郑少艳:推动城管执法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 复旦大学举行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落实“三大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
- 连线华山医疗队,孙春兰向她们竖起大拇指:柔肩担重任,危难显芳华
- 高仁: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
- 纪念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座谈会在义乌举行
- 2019中国家庭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 澜湄优秀青年的创新合作大舞台 6国42名青年齐聚青海同
- 教育部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举办第五场讲座“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 许闲:惠民保的三个阶段和三方共赢
-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复旦、交大师生同台演出《长征组歌》
- 闻玉梅教授荣获首届“杰出教学奖”
- 复旦大学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称号
- 复旦亮点 2019
- 教育部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 复旦大学线上系列团课为战“疫”补充能量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