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举办第五场讲座“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北京时间7月10日上午,复旦大学承办的“教育部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系列讲座第五场“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在复旦大学智库楼开讲。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与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高隽分别探讨了“慢性应激及其常态化应对”和“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为在海外的留学生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建议。本场讲座由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丁妍主持。
刘明波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个体心理应激如何发生、应激之下的身心反应及其异常表现、应激反应水平的自我评估和慢性心理应激的应对处理等角度展开,详细介绍了应激、应激源、应激的类型以及应激引起的身心反应,教大家如何通过定性、定量评估和抑郁自检来评估自己的应激反应。他为远在海外求学的学子提供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健康管理建议,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社会联系、强化精神力量等。
高隽则从压力的背面入手,从心理韧性和成长的角度来讲述积极应对压力、危机与创伤。她提出了应对危机的“个体”差异,指出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中去发现新的机遇和成长契机。她引入压力与心理韧性两个相生相依的概念,介绍了韧性的两个理论模型,以及创伤和创伤后成长。她提到,产生成长的关键是逐渐发展出新的观点、目标和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建立联系,并且采取行动。最后,她提出两个建议,发现“对的地方”和主动创造日常中的点滴幸福,为大家应对家人的“恐慌”和缓解自己的焦虑支招。
在线上提问环节,主持人和嘉宾为观众提出的“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缓解长期居家学习而产生的焦躁情绪?”“如何缓解留学生父母焦虑?”“如何调解处于巨大压力之下因小事件导致的情绪崩溃?”等具体问题答疑、解惑、支招。
心理健康问题在疫情期间进一步突显。线上观众纷纷表示,几位嘉宾描述的情况让他们感同身受,并从中获得了心理的慰藉,找到了调节的方向。
下一场讲座将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和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作为两家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长,为大家分享一线抗疫故事。讲座时间为北京时间7月24日早上9:00,欢迎大家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报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部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举办第五场讲座“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相关推荐
- 为新药研发提供利器:复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团队发表超越谷歌“AlphaFold2”的蛋白质侧链预测成果
- 复旦大学获批建设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
- 复旦主办“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21”, 14所大学校长聚焦大学使命,共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 复旦大学召开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
- 复旦90后,好样的!她坚守讲台续写支教故事,他深入群众接力扶贫长跑……
- 逆袭!从绩点1.8到华为天才少年
- 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 聚焦人类生命密码新解读 开启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 第二届国际人类表型
- “光明之路2.0”慈善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启动,为青光眼患者“有生之年不失明”
- 大脑长期记忆的存储库在哪里?类脑研究院Deniz Vatansever 课题组揭示大脑对语义和情景记忆的区分与处理机制
- 复旦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党史
- 复旦大学金力团队揭示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
- 中国大陆首个!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启动
-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赋》纪念碑石在复旦大学落成 《千秋翰墨一舒同·永
- 范勇鹏:疫情大考彰显中国效率
- 复旦大学成果获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桑玉成: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
- 【壮丽七十年 奋进“双一流”】扎实推进复旦计算机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 复旦大学与中国一汽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 李君如:在学习党史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