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金,乘风破浪!他们来信,感谢复旦什么?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帆板比赛,中国选手卢云秀夺得女子帆板RS:X级冠军,为中国队赢得第20枚金牌!
8月1日,复旦大学收到了来自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的感谢信
信上说:“感谢复旦大学在本次奥运周期内对国家帆船帆板队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
原来,是感谢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科学与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朱谦带领科研团队在本届奥运会期间进行的技术保障工作。
对于这次东京奥运会的技术保障工作,朱谦说:“我们的技术保障工作,本质上是赛场环境信息搜集工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大赛正式开始之前给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关赛场水文情报分析和科学预测的报告,属于比赛前最基础性的工作。最终的比赛成绩最主要的都要仰仗于运动员的实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就海上的帆船帆板比赛来讲,我们关注点简单来说就是两件事情,一个风,一个流。就是海面上的风速和风向变化、在同一个赛场不同位置的海水的流速和流向分布差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把赛场的环境、水文信息掌握透彻和分析清楚。”
朱谦团队在2019年7月和8月,即2020年奥运会正式开赛前1年就到达日本神奈川藤泽市江之岛的比赛现场进行实地勘察。
“那两个月我们天天泡在海上,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数据的测量和收集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科学模型,最终实现预测才是更为重要的。
在正式比赛时,是不可以使用任何的监测仪器的,这就需要通过赛前一年的监测,实现比赛同期时间段的水文信息预测。“这不同于气象预报,可以预测在城市的某个方向会有气象变化,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可以预测到每50米的变化形势,但对于比赛而言,只有2-3海里的距离,是非常微观的。我们就需要在这2-3海里的距离中安放多个监测点,实现精细化测量。”
提及团队测量过程中的优势,朱谦笑称:“我们充分结合了中国人古老的智慧,根据农历而非公历,来做数据采集时段工作计划,从而掌握赛场天文潮汐流的变化规律,通过预报的比赛日程相应的农历日期和比赛前一年相应的农历日期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采集工作,我们的秘诀就在这里。”
作为一个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竞技比赛,朱谦说:“帆船帆板运动的前期监测难点太多了,风是变化无常的,我们就需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精细化、同步化的测量,我们要具体到同一个时间不同点的风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选手在启航和比赛的过程中判断对自己有利的航道。”
他为三届奥运帆船比赛做保障
朱谦团队曾三次参与奥运会的技术保障工作,分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徐莉佳就曾专程前往复旦大学,向朱谦科研团队送上写有“复旦科技显风流,奥运帆船勇夺金”的锦旗表达感谢。在2012年8月6日举行的伦敦奥运会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比赛中,徐莉佳开始时速度不及对手,但她沉着应对,借助科学的分析大胆改道,及时占领有利航线,最终反败为胜,实现了中国帆船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她在采访中也说到:“我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复旦大学的科技支撑让我在比赛时心里有底。”
2012年奥运冠军徐莉佳来复旦大学送上锦旗
正是这一次的合作,使得原本对帆船运动涉猎不多的朱谦团队受到鼓舞,开启了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与水上运动项目相关的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的合作,这一合作就是10年。自制的水文监测仪器历经多次改进换代,例如:最早研制的系统是基于单一GPS定位系统进行风流测量,而最新一代的仪器则采用了包括北斗在内的多频段多卫星联合定位高精度测量技术,实现了又一次性能和功能的升级。
谈及未来,朱谦表示,只要是海上的运动就都与风和水相关,都需要掌握水和风的规律,谁能掌握它们变化的规律,谁就能抢占先机,协助中国代表团奥运夺金并非研究工作的终点,能够继续对水文监测、水上运动项目和技术迭代提升,才是更长远的目标。
(图片来源:朱谦、人民日报客户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20金,乘风破浪!他们来信,感谢复旦什么?
相关推荐
-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激扬文字直击防疫一线,新闻人与公卫人联手记录“战疫”故事
- 复旦上医党委会专题学习伟大抗疫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 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教授团队合作鉴定出新的弱畸精子症致病基因CFAP58
- 纪念苏步青诞辰117周年座谈会暨《神奇的符号》捐赠仪式举行
- 复旦大学师生集中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 打造宝山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助力复旦“双一流”建设!宝山-复旦签约,深化战略合作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开门抓教育 调研求实效 复旦大学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
- 徐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复旦本科”一流品牌
- “纵论公共卫生的社会治理”2020年复旦管理学论坛举行
- 2019年度党政管理干部提升行政办公能力专题培训班顺利结业
- 许宁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 海拔4700米,藏族兄弟对复旦援藏医生说:“我们不转诊……”
- 陈康令:进博会一年:外商和消费者如何共享(第一财经)
- 推动银校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等一行来访复旦
- 祝贺!这11位复旦学者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姚凯: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焦扬一行调研学校防疫物资储备情况
- 郑长忠: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