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忠: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来说,是一次危机,对治理来说,是一次大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我们相信,作为一场压力测试,这场疫情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必将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而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共青团,也将经过这次大考,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的一次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使我国陷入了一场危机,而且也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严峻考验,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大考。
对领导能力考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于武汉市,蔓延到全国,威胁着人民健康,影响了经济社会运行。疫情防控既需要医务系统参与,也需要物资供应和社会治理等支持。作为一场总体战,由于疫情影响到全局,只有发挥党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加强了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应对能力考验。作为一场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需要我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此,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1月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又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正是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准确,各项工作部署及时,采取举措有力有效,使疫情防控取得了成效,使经济社会损失降至最少。
对组织动员能力考验。作为一场人民战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全体人民参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发出了动员号召,国家启动了相应机制。在党和国家组织动员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贯彻执行能力考验。作为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快速应对和群众动员,只有得到有效落实,才能赢得战“疫”胜利。疫情发生后,国家治理体系全面启动,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党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指导组,启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努力下,卫生健康等政府所有部门和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战线各司其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抗击疫情斗争。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既包括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治理能力的考验,也包括对疫情发生以及疫情防控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测试。这一大考,既让我们对国家治理的优势和特点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让我们对国家治理的深层次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这些都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和明确方向。
将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及疫情防控过程存在的问题,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依然存在着较大短板,既有社会层面民众意识问题,也有国家层面体制机制问题。这次疫情冲击巨大,使全国上下都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对其中短板和教训,有了清晰认识。同时,这次疫情防控也形成了许多经验。这些都将转化成为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经验来源,从而推进公共卫生体系的现代化。
将推进应急条件下的国家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国家都进入到紧急动员的应急状态。作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动员实践,疫情防控对既有应急体制机制进行了检验,使我们对其中优势和短板有了更加全面了解,同时,也使我们获得新时代全国范围应急状态的应对经验。这次疫情发生提醒了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做好伟大斗争的准备,要针对短板,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整个国家以及各个系统的应急体制机制构建。
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整体发展。疫情防控既是对应急状态下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整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压力测试。从这次成效来看,整体来说我们能够赢得大考,但是也暴露了许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既有整个治理体系统筹协调运行的问题,也有每个组成部分应对能力的问题。既有国家内部运行的问题,也有国家和社会合作的问题。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的压力测试,这些问题得到了充分暴露,并创新出许多新的互动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都将为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郑长忠(全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3月09日 02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郑长忠:疫情防控阻击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上一篇:致全校妇女姐妹们的慰问信
- 下一篇:复旦大学线上系列团课为战“疫”补充能量
相关推荐
- 刘红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 因人民而兴
- “中共百年华诞 世界百年变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 陈康令:中国之礼怎样制力、促利、倡理 ——在“文化之申”主题分享活动的演讲
- 医学新生入学生动一课!“升级版”复旦上医大师剧《颜福庆》在相辉堂公演
- 张涛甫:新传播技术革命催生“拟现实社会”
- 让复旦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复旦
- 保护人类“生命之源” 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青年全球治理创新
- 10位优秀本科生获评复旦大学2021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
- 祝贺这些复旦上医人!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区域名医正式出炉
- “五四上海第一钟”:在复旦,见证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
- 杨庆峰:疫情之中的情绪与记忆
- 朱良玉光荣入党 “革命家庭”延续红色基因
- 郑长忠: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法宝
- 复旦大学召开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
- 复旦大学召开2021年防汛防台、食品安全工作会议
- “红色筑梦——‘四史’现场讲”系列视频微党课举行首发式
- 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研究揭示增加社会距离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 沈逸:认清“当代海盗”的真面目
-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聂志鸿团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