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凤凰花开,骊歌奏响。6月21日上午,复旦大学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等学校党政领导,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各院系及部分机关部处负责人,毕业生家长代表,中学校长代表等共同送别3000余名2019届全体本(专)科毕业生,见证他们的拨穗时刻。典礼由常务副校长桂永浩主持。为国奋斗,投身时代谱写灿烂华章
“在我心目中,你们每个人都已经是‘毕业生之星’!”许宁生在讲话中为毕业生们打开了未来奋斗的画卷。“你们是无比幸运、无比光荣的一代,今年毕业的你们将会见证祖国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你们更是责任重大、大有可为的一代,未来你们将有无数机会为国建功、为民立业。”
面对挑战,在复杂世界中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未来?许宁生嘱托毕业生们,明辨方向、坚定信念,睿智大气、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砥砺前进。
面对时代洪流,复旦的毕业生应是怎样的姿态?许宁生强调,要始终把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作为最大追求,坚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涵养一种大气,要有大格局、大智慧、大气魄,在未来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要立志于服务和奉献人类文明进步,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深层次矛盾作出自身贡献,越是面对需要攻坚克难的“无人区”“高寒区”,就越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精神,越需要定力和毅力。
他将深切的希望寄予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希望同学们始终把自己的努力方向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类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把明方向,坚定信念,担当起历史与时代的重任!希望同学们都能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始终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未来的人生书写大手笔,展现大作为!希望同学们以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韧劲,不怕困难、不惧失败,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大胆去干!
“祝你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愿你们携手共进,为母校争光!”许宁生希望大家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收入行囊、融入心中,在新的人生路上,直面挑战、勇担使命,把握未来、砥砺奋进!弦歌不辍,师长前辈祝福灿烂前程
毕业纪念片奏响典礼序曲。视频中,2019届复旦学子在学术科研、公益实践、国际视野、文艺体育、志愿奉献等各方面成长历练的风采,学以报国、奋斗进取的精神风貌,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共鸣。而学校提供的各类教育环境和资源也助力着学子成长成才,不仅成为学子们美好的回忆,也为未来的征程注入动力。
学生收获的硕果离不开师长们的栽培。毕业前夕,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好老师”由同学们自主推选,展现了复旦教师的师德师风,也体现了复旦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今年,有10位教师获得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12位教师获得提名奖。校党委副书记袁正宏宣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名单,现场师生共同观看“好老师”短片。莘莘学子难忘师恩,学生代表为获奖老师们献上花环和奖牌,也献上敬意和祝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平红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周平红是消化内镜领域的行业翘楚、国际顶级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专家。“伴青春出发,携无愧归来。”他激励毕业生要带着博大深厚的情怀,强烈的责任心、低调踏实的品质和感恩之心走向社会、倾情奉献、奋进前行。“未来的世界是你们大展身手的舞台,也是检验你们才能和品质的战场。无论身居何处,希望同学们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努力向上。在华夏大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期待你们筚路蓝缕创业成功归来时举杯同庆的美好时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旦学子选择投身广袤的祖国大地,去往西部、扎根基层、前往国家重点单位砥砺奋斗。同学们秉持“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主席台嘉宾向他们中的优秀代表赠送鲜花,勉励青年胸怀家国志向,铸就时代梦想。
校友是复旦的名片。校友代表、复旦大学1991届物理系校友杨家敏是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相关研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复兴相融合,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杨家敏分享了自己科研报国的初心和坚守在九院的复旦人故事,并寄语年轻的学弟学妹们,祝愿大家心与沧浪,志在青山,矢志不渝,终得精彩。“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到底就能成功!”星光闪耀,毕业学子传续复旦精神
典礼上,全体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迎来最具仪式感的时刻——在场嘉宾、导师代表为毕业生授予学位。帽穗从右边轻轻拨到左边,见证了学子们的成熟、成长、成才。
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也点亮了百年复旦的星空。复旦最亮的星,正是那些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矢志奋斗、放眼未来,超越小我、心系祖国人民的星。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宣读2019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名单和2019届“毕业生之星”名单,主席台嘉宾为他们颁发证书。
“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开放包容、开阔视野”“关注时代、关怀社稷,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届毕业生、复旦大学首批荣昶全球治理学者汪思余分享了复旦教会她的三个道理。她代表2019届毕业生向学校递交了一份答卷,并勉励所有复旦学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用“复旦魂”继续书写自己的奋斗史。
“作为复旦培养的留学生,复旦大学的精神和校风深深的影响了我。‘团结、服务、牺牲’已经成为我生活的追求。”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9届汉语言(对外商务汉语方向)专业的俄罗斯学生斯维塔(SVETLANA RZAEVA)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她说,经过在中国的生活,逐渐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对中国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十分佩服。她与所有毕业生共勉:“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一曲卿云歌,时刻爱复旦。2019届毕业生代表向母校赠送了一幅由楷书“卿云歌”与“复旦印象”系列篆刻印章组成的书法篆刻作品。复旦精神潜移默化的陶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结合学校书画篆刻艺术教育的成果,与新时代复旦青年的人生理想交相辉映。焦扬代表学校接受了毕业生们的这份深情。
母校也为毕业生们准备了礼物“相辉校友章”,焦扬为毕业生代表佩戴徽章。今年,毕业生们还收到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一套精致的复旦校训藏书章。“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母校的期许于方寸间寄托,愿毕业生们不忘校训,时刻谨记读书学习,不废不止。即将成为19届年轻校友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复旦人的烙印,奔向属于他们的灿烂前程。
离别之际,背上行囊,回望求学路上的一个个陪伴者和引路人,学子满怀感恩。毕业生们全体起立向家长、中学校长鞠躬,深深致谢。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校歌声中,典礼迎来终章。对于毕业生而言,此刻的不舍与热泪是对母校的深情和对过往的感念,从复旦出发,踏上漫漫奋斗路,他们又将谱写一段段新的人生。
“在我心目中,你们每个人都已经是‘毕业生之星’!”许宁生在讲话中为毕业生们打开了未来奋斗的画卷。“你们是无比幸运、无比光荣的一代,今年毕业的你们将会见证祖国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你们更是责任重大、大有可为的一代,未来你们将有无数机会为国建功、为民立业。”
面对挑战,在复杂世界中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未来?许宁生嘱托毕业生们,明辨方向、坚定信念,睿智大气、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砥砺前进。
面对时代洪流,复旦的毕业生应是怎样的姿态?许宁生强调,要始终把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作为最大追求,坚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涵养一种大气,要有大格局、大智慧、大气魄,在未来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要立志于服务和奉献人类文明进步,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深层次矛盾作出自身贡献,越是面对需要攻坚克难的“无人区”“高寒区”,就越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精神,越需要定力和毅力。
他将深切的希望寄予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希望同学们始终把自己的努力方向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类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把明方向,坚定信念,担当起历史与时代的重任!希望同学们都能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始终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未来的人生书写大手笔,展现大作为!希望同学们以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韧劲,不怕困难、不惧失败,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大胆去干!
“祝你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愿你们携手共进,为母校争光!”许宁生希望大家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收入行囊、融入心中,在新的人生路上,直面挑战、勇担使命,把握未来、砥砺奋进!弦歌不辍,师长前辈祝福灿烂前程
毕业纪念片奏响典礼序曲。视频中,2019届复旦学子在学术科研、公益实践、国际视野、文艺体育、志愿奉献等各方面成长历练的风采,学以报国、奋斗进取的精神风貌,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共鸣。而学校提供的各类教育环境和资源也助力着学子成长成才,不仅成为学子们美好的回忆,也为未来的征程注入动力。
学生收获的硕果离不开师长们的栽培。毕业前夕,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好老师”由同学们自主推选,展现了复旦教师的师德师风,也体现了复旦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今年,有10位教师获得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12位教师获得提名奖。校党委副书记袁正宏宣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名单,现场师生共同观看“好老师”短片。莘莘学子难忘师恩,学生代表为获奖老师们献上花环和奖牌,也献上敬意和祝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平红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周平红是消化内镜领域的行业翘楚、国际顶级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专家。“伴青春出发,携无愧归来。”他激励毕业生要带着博大深厚的情怀,强烈的责任心、低调踏实的品质和感恩之心走向社会、倾情奉献、奋进前行。“未来的世界是你们大展身手的舞台,也是检验你们才能和品质的战场。无论身居何处,希望同学们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努力向上。在华夏大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期待你们筚路蓝缕创业成功归来时举杯同庆的美好时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旦学子选择投身广袤的祖国大地,去往西部、扎根基层、前往国家重点单位砥砺奋斗。同学们秉持“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主席台嘉宾向他们中的优秀代表赠送鲜花,勉励青年胸怀家国志向,铸就时代梦想。
校友是复旦的名片。校友代表、复旦大学1991届物理系校友杨家敏是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相关研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复兴相融合,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就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杨家敏分享了自己科研报国的初心和坚守在九院的复旦人故事,并寄语年轻的学弟学妹们,祝愿大家心与沧浪,志在青山,矢志不渝,终得精彩。“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到底就能成功!”星光闪耀,毕业学子传续复旦精神
典礼上,全体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迎来最具仪式感的时刻——在场嘉宾、导师代表为毕业生授予学位。帽穗从右边轻轻拨到左边,见证了学子们的成熟、成长、成才。
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也点亮了百年复旦的星空。复旦最亮的星,正是那些脚踏实地、锤炼本领,矢志奋斗、放眼未来,超越小我、心系祖国人民的星。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宣读2019年度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名单和2019届“毕业生之星”名单,主席台嘉宾为他们颁发证书。
“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开放包容、开阔视野”“关注时代、关怀社稷,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届毕业生、复旦大学首批荣昶全球治理学者汪思余分享了复旦教会她的三个道理。她代表2019届毕业生向学校递交了一份答卷,并勉励所有复旦学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用“复旦魂”继续书写自己的奋斗史。
“作为复旦培养的留学生,复旦大学的精神和校风深深的影响了我。‘团结、服务、牺牲’已经成为我生活的追求。”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9届汉语言(对外商务汉语方向)专业的俄罗斯学生斯维塔(SVETLANA RZAEVA)作为留学生代表发言。她说,经过在中国的生活,逐渐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对中国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十分佩服。她与所有毕业生共勉:“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一曲卿云歌,时刻爱复旦。2019届毕业生代表向母校赠送了一幅由楷书“卿云歌”与“复旦印象”系列篆刻印章组成的书法篆刻作品。复旦精神潜移默化的陶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结合学校书画篆刻艺术教育的成果,与新时代复旦青年的人生理想交相辉映。焦扬代表学校接受了毕业生们的这份深情。
母校也为毕业生们准备了礼物“相辉校友章”,焦扬为毕业生代表佩戴徽章。今年,毕业生们还收到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一套精致的复旦校训藏书章。“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母校的期许于方寸间寄托,愿毕业生们不忘校训,时刻谨记读书学习,不废不止。即将成为19届年轻校友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复旦人的烙印,奔向属于他们的灿烂前程。
离别之际,背上行囊,回望求学路上的一个个陪伴者和引路人,学子满怀感恩。毕业生们全体起立向家长、中学校长鞠躬,深深致谢。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校歌声中,典礼迎来终章。对于毕业生而言,此刻的不舍与热泪是对母校的深情和对过往的感念,从复旦出发,踏上漫漫奋斗路,他们又将谱写一段段新的人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相关推荐
- 观看红色电影 重温爱国情怀 党史纪录电影《重生》走进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 复旦90后,好样的!“白衣战士为我们守前线,我们要为他们守后方”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见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一行
- 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丛剑团队在生殖医学PGT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新时代@教育】复旦大学外国专家获2018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 复旦大学与奥斯陆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协议
- 复旦大学寒假服务攻略来了
- 复旦大学畅迎2019级研究生新生
- 我校研究落实2020秋季学期开学后勤保障工作
- 李强就高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来校调研
- 【上海论坛2019】“上海论坛2019”年会闭幕
-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与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合作揭示2020年“超级暴力梅”的成因
- 教育部专家组来到复旦大学开展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工作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复旦大学党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次集中学习研讨
- 复旦大学基本完成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今天迎来陈望道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 《白衣战疫为人群》首发,一起来回顾复旦上医人的抗疫岁月
- 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复旦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 教育部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