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课题组发现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人体免疫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当病原体入侵宿主后,首先启动固有性免疫反应,其中抗病毒免疫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Ⅰ型干扰素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IFNβ可以激活JAK-STAT通路,促进TNFα、IL-6等大量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启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团队题为“β-arrestin 2 as an activator of cGAS-STING signaling and target of viral immune evasion”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β-arrestin 2通过cGAS调节Ⅰ型干扰素通路的分子机制,而病毒通过降解β-arrestin 2实现其免疫逃逸的目的。
严大鹏课题组发现β-arrestin 2促进IFNβ的表达、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机制上,β-arrestin 2与cGAS直接结合并促进cGAS和DNA的结合及cGAMP的产生,而β-arrestin 2在感染中发生的去乙酰化是其发挥抗感染功能的基础。在病毒感染早期,β-arrestin 2迅速发生去乙酰化而活化,发挥其抗感染功能;而在感染晚期,β-arrestin 2却能被病毒诱导,发生泛素化而被降解,帮助病毒实现免疫逃逸。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抗心衰药物Carvedilol能够促进β-arrestin 2的去乙酰化及抑制β-arrestin 2的降解,通过稳定β-arrestin 2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提示其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2017级直博生张懿华和2019博士生李慢慢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严大鹏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课题组发现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建民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第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USPIR)院长论坛举行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 范勇鹏: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解码·自信中国·中国式民主就在你我身边)
- 全景展现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成果 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在复旦大学启用
-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揭牌 重点建设“一院三基地”
- 10位优秀本科生获评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之星”
- 复旦大学·中国宝武“国企公开课”暨校外辅导员、企业顾问聘任
- 校党委书记焦扬为党委党校2020年新任职处级干部培训班全体成员上专题党课
- 复旦大学拔尖2.0基地再添一席,基地数累计11个
- 复旦大学“林太珏环境楼”揭幕仪式举行
- “复旦-维也纳战略合作伙伴周”活动顺利开幕
- 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
- 学校发布通知就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 用创新理论回答中国管理学的时代课题2018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复旦大学举行“伟大工程”示范党课 引领师生体味“真理之甘·信仰之源”
- 复旦大学关工委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
- 赵东元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战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 防控疫情,海内外复旦人行动行动再行动!
- 台风来临!开学第一天,焦扬一行检查秋季开学和防台工作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