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USPIR)院长论坛举行
10月17日至18日,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院长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大学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主任分别就“‘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建设”以及“国际关系学院在互联互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在开幕式中致辞。他表示,复旦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学的联系,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是一种很好的院对院多边交流机制。自2018年创立后,今年又有更多学校的学院加入了联盟,许多新的项目也提上了联盟工作的日程。借此,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沿线大学的联系,促进沿线国家的政治学科和国际关系学科共同提升。
论坛首日,学者们围绕“‘一带一路’与亚欧互联互通”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阐述了互联互通理论。他认为,互联互通理论比一体化理论更能够解释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他指出一带一路提供了独特的互联互通产品,人们习惯从公共产品概念来理解“一带一路”,实际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供给的是互联互通产品,并不完全是公共产品。互联互通产品这一概念比常用的公共产品概念更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和其实施。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伊瑞娜(Irina Novikova)指出,对于俄罗斯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两个机制是由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EAEU)及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伊瑞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利于欧亚大陆人民,也会为欧亚大陆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苏西洛(Arie Setiabudi Soesilo)认为,人文教育交流在国际关系中十分重要,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是一个很及时的教育平台,可以促进各国国际关系教育,进而促进人文互联互通和加强互信。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前院长阿捷(Ajay Patnaik)表示,互联互通将会成为中亚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的“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中亚各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同时也帮助了这个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
伊朗德黑兰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院长塔克希德(Mohammad Reza Takhshid)建议,中国对于目前正在筹备的沿线互联互通项目应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认真估量项目的可行性、投入和回报,做好科学布局和规划。
韩国延世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郑延(Jeong Yeon Lee)指出,在今天全球互联互通出现下降趋势的局面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对扭转该趋势格外具有意义,而学院联盟正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达尔科(Darko Nadic)对国际上一些关于“一带一路”的偏见和观点进行了辩驳。他认为世界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而不是仅仅唱反调。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马来西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清水(Cheng-Chwee Kuik)聚焦于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和亚欧互联互通。在其看来,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对“一带一路”倡议最为积极,合作范围最广泛,参与规模最大,进展也最快的国家。
巴基斯坦真纳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侯赛因(Nazir Hussain)指出,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先响应者,中巴经济走廊穿过了巴基斯坦的所有省,不仅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同时也在重塑中央-地方关系。
泰国兰实大学政治经济与全球化学院院长维拉(Vira Somboon)在演讲中提出“一带、一路、一河”(one belt,one road,one river)新叙事,指出要发扬澜湄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澜沧江-湄公河互联互通合作。
此外,来自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柬埔寨皇家金边大学发展学院、匈牙利考文纽斯大学社会科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系、缅甸仰光大学国际关系系、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发展研究系、越南河内人文社科大学等高校相关院系的学院院长和代表亦分别结合各自国家与“一带一路”以及互联互通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翌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就“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在互联互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他们介绍了自己学院的特点和专长;与“一带一路”有关的科研和教学;学院联盟在过去一年中内部开展的双边、三边和小多边合作;及对学院联盟进一步发展的建议。针对有代表提出的学院联盟发展方向问题,苏长和引用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苏西洛有关“学院联盟的教育质量发展”的发言指出,学院联盟是一个院际交往网络,目标在于促进各自学院能够通过学术合作,共同提高各自的办学质量,扩大成员学院在地区和世界上的影响力。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Union of Schoo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简称USPIR)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于2018年正式发起成立,联盟成立初期由13个国家代表性大学的13家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院组成,到2019年第二届联盟会议召开,已经有19个国家的21家学院参加联盟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USPIR)院长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复旦大学七届二次教代会暨十八届二次工代会开幕
- 今天,致敬最可爱的人!
- 复旦大学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举行
- 晋江市与复旦上医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网上教学不忘育人初心 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与抗疫同向同行
- 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为这个中心点赞!
- 上海数学中心陈佳源论文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InventionesMathematicae发表
- 复旦上医领导班子召开2020年春季务虚会
- 复旦大学畅迎2019级研究生新生
- 你好,新复旦er们!来自复旦老师前辈们的寄语祝福,请查收!
- “2021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中国细胞治疗第二届年会”举行
- 张军:要特别注重构建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环境
- 宁钟:破除硬约束和软约束 畅通产业链与供应链
- 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 复旦有我,安徽有我!在皖选调生代表这样说
- 范勇鹏:疫情大考彰显中国效率
- 复旦大学张远波团队发现新型磁性二维材料
- 复旦“康师傅” 深耕“百草园”
- 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选题《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入选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 许宁生在复旦大学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