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举办“普希金在俄苏文坛崇高地位何以确立”主题讲座

2020-06-08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6月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外文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吴晓都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邀请,带来专题讲座“普希金在俄苏文坛崇高地位何以确立”。讲座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展开,由王宗琥主持,百余名师生参会。

王宗琥谈到,此次讲座的举办可谓是恰逢其时。首先吴晓都教授出版过专著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和《俄国文化之魂——普希金》,对普希金有着深入的了解。其次6月6日是普希金诞辰221周年,以此讲座来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此外,我校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的所在地,2019年10月9日在我院举行了普希金雕像的落成仪式,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以及捐赠了这座普希金手工雕像的普希金博物馆馆长、副馆长都出席了此次活动。

吴晓都教授以普希金的诗歌《纪念碑》开篇,从时势创造文学英才、人民的诗人民族的诗人、文学大家的经典阐释、普希金影响力一度式微、普希金—凝聚苏联各阶文化最大的公约数五个方面展开讲座。他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中国文学作品对比分析,体现出普希金作品与中国文化传统思想上的共鸣: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家国情怀、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的诗意情思,鲁迅风骨在普希金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同样普希金对中国朦胧诗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通过文学大家对普希金的经典阐释指出普希金诗篇的民族性: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化的引领者,是俄罗斯“文学中心主义”的奠基人。从普希金开始,俄罗斯文化逐渐摆脱了对西欧文化的模仿,并伴随着果戈里、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出现,攀登上世界文学的高峰。吴晓都讲到了诗人影响力的减弱与苏联时代崇高地位的确立。影响力减弱的原因是:沙皇反动势力的打压和文学阅读与文学批评的代际转换。但后来,因为十月革命的发生,更由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崇高评价和推动,普希金的文学地位重新得到了恢复。他以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的呼吁作为讲座结尾,由是,普希金的文化地位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讲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问答互动中吴晓都耐心细致的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表示获益匪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举办“普希金在俄苏文坛崇高地位何以确立”主题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