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刘城教授到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2018-11-28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1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城受邀到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基础学部教学副主任田至美老师、教学办公室兰侨成、谢迎姣老师以及300余名大一同学到场聆听。此次讲座以“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绽放的‘历史之花朵’”为主题,刘城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修养与专业功底对“历史之花朵”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刘城教授从当今流行的“历史前沿问题”说起,指出“前沿”被如此频繁地提及,是因为我们都在追求“前沿”,如果缺少解读历史的能力,人就会被“前沿”牵着走,比追逐各种理论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精读历史文本。“历史之花朵”其实指的是一本编年史书,刘教授从两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讲解。

  一是介绍了编年史书《历史之花朵》及其编撰者罗杰。刘教授首先扼要介绍了罗杰的生平和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的地理条件、物质条件等,然后对中世纪时教会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并细致地讲述了第一部编年史的创作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和历史影响。刘教授还介绍了包括罗杰、马修·帕瑞斯和圣奥尔本斯学派在内的三大历史学派,使同学们对这部伟大的编年史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是阐释和说明了《历史之花朵》的史料价值及其关于贵族反叛与《大宪章》的记载。刘教授详细讲解了罗杰对从1213到1215年约翰国王的统治危机事件,并由此质疑《历史之花朵》的三个疏漏之处:面对贵族的武装行动,国王为何没有动用武力?反叛行动的支持者和幕后策划人坎特伯雷大主教朗顿如何促使国王做出了妥协?《贵族条款》文本和《大宪章》文本如何形成?刘城教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引申出诸多其他历史问题。

  讲座结束后,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表示通过聆听这场讲座,更加了解英国历史,收获颇多。最后,田至美老师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多学习世界历史知识。

 

 

(供稿:谢迎娇)

(值班编辑:扈晓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刘城教授到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