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教授为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12月6日晚,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在综合楼1203举行,我校文学院洪波教授以“孔子的君子之教及其当代启示”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良乡校区基础学部教学副主任田至美、教学办公室兰侨成、谢迎姣以及300余名大一同学到场聆听。
洪波教授开场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并重点介绍了孔子的育人目标——君子之教。洪教授解释道:《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频率高达106次,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定下的作为“君子”的标准。
接着,洪波教授从“君子不器”、“君子文质彬彬”和“君子和而不同”三个方面阐述了君子的内涵。首先是君子不器。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其次是君子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人们要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练才能表现出文质彬彬的风采。而这样的文质彬彬,才能称得上君子。接下来,洪波教授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紧接着洪波教授通过解释“异质中和性、异质和谐性”,进一步向同学们阐释了古代的中和之美。
最后,洪波教授为同学们重点讲解了孔子的仁恕思想,并结合“君子”教育思想向同学们论述了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洪教授指出,孔子的“君子”教育思想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君子的德育教育与“仁”密不可分,君子的根本品德就是“仁”,“仁”是多种美德的集合。
洪波教授此次讲座不但为良乡校区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更是对一场关于德育教育的讲座。讲座过程中,师生互动良好,同学们受益匪浅。
(供稿:谢迎娇)
(值班编辑:扈晓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洪波教授为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通识大讲堂”作报告
相关推荐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我校孔子学院2022年主题新春团拜会圆满成功
- 心理学院“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 我校“桃蹊”学业辅导工作室举办首期“桃蹊”论坛
- 初等教育学院建院20周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 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认知与专业学习”师生座谈会圆满举行
- 关于民国教育的若干思考——田正平教授受邀做客初等教育学院院庆20年学术系列讲坛
- 资环学院党委邀请刘先林院士为全院师生做辅导报告
- 化学系退休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初等教育学院研究生德育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化学系组织学生参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 我校美术学院数字媒体系学生在第18届动画学院奖评选中获奖
- [初心·使命]信工学院党委组织教师观看影片《小巷管家》
- “中欧课例研究对话”国际研讨会在初等教育学院成功举办
- [初心·使命]化学系党委召开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
- 教育现场的儿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第七届论坛顺利召开
- 校医院党总支开展体验红色文化接受党史教育活动
- 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
- 初等教育学院召开2019级 “卓越班”培育项目答辩会
- 音乐学院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全体教师大会暨集中理论学习会
- 【战疫情】外国语学院信仰·马列经典原著学习小组开展“云课堂”助力社区共建
新闻公告
- 顾明远为我校“双优云桥”团队助力“攀登计划”题词 03-15
- 我校入选“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 03-11
- 我校特聘教授钟宁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03-11
- 教育学院党委举办组织生活会专题培训 03-11
- 学校召开第六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筹备工作会 03-10
- 科德学院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实际述职评议考核会 03-10
高考招生
-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外语保送生招生简章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