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教育现场的儿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第七届论坛顺利召开

2020-01-10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月3日,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后简称为“中心”)第七届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东校区教学楼A1007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教育现场的儿童研究”为主题,旨在倡议回归教育现场的儿童研究,更好地汇聚、分享已有相关探索、经验,共同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与发展。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儿童中心、澳门城市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北京光明小学、中关村三小、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佰特教育、石家庄阅亮船等12家单位共50余人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张志坤副教授主持,初等教育学院院长、中心主任刘慧教授致辞。之后,刘慧教授代表中心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代表郑诗茵完成了合作签约仪式,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论坛分为四场,每场有三个报告及互动讨论,共十二位参会者作主题报告,超过半数的参会人员发言。第一场由夏鹏翔副教授主持,刘慧教授作了“儿童的需要与表达”的报告;中关村三小学生部主任万霞老师作了“让学生的成长清晰可见——从2019年的哪吒说起”的报告,介绍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探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副主编弓立新介绍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多年关注儿童研究的经验。

第二场由魏戈博士主持,张志坤副教授分享了“娱乐文化对儿童公民素养的双向影响”;唐斌副教授作了“融入生活的儿童美育”的报告;中心副主任、秘书长李敏副教授作了“儿童游戏:源于生活的教育”的报告,揭示出在儿童游戏领域展开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第三场由李敏副教授主持,欧群慧副教授作了“儿童时间的一项生活体验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的白婧、高孟岩两位老师以“激活儿童生命的学校实践探索”为题,分享了学校日记赏析课、数学益智游戏的特色课程;随后,中心副秘书长钟晓琳副教授作“‘日记赏析’: 一种基于儿童表达的学校教育探索”的报告。

第四场由唐斌副教授主持,郑诗茵女士分享了“儿童友好学校视角下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博士生刘映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教育现场的儿童数学启蒙叙事”;最后,魏戈博士进行了“从‘研究儿童’到‘儿童研究’”的报告,提出儿童研究的范式转向。

论坛的闭幕式由钟晓琳副教授主持,多位参会人员分享了参会的感受和收获,中心主任刘慧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表达对各参会单位与人员的感谢,本次论坛圆满完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现场的儿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第七届论坛顺利召开

相关推荐

标签